
孩子的身高,一部分取决于遗传基因,这是毋容置疑的。后天的努力能改善多少呢?
两个同样4岁多幼儿园中班的孩子,都是挑食宝宝,身高差却达到了18厘米。很明显,他们的父母身高差异本身也是很大的。
难道身高中等或中等偏下的父母,对孩子的身高只能顺其自然吗?
1
“妈妈,我们班最高的孩子和最矮的孩子都挑食”
双胞胎从幼儿园回来,期待地问:“今晚吃什么呀?”
我回答道:“有红菜苔,有排骨。”
洗过手的两个孩子坐在餐桌旁。弟弟嫌弃小菜不好吃,哥哥嫌弃排骨肉塞牙缝。
我说:“不挑食才能长高,都要吃。”
弟弟的话打脸了:“小A也挑食,他是我们班最高的。”
我只得告诉孩子事实:“他的妈妈也很高,你的妈妈不高,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吃饭。”
哥哥补充道:“小B也挑食,他是我们班最矮的。”
我赶紧纠正哥哥:“你们俩也长得不高,不能这样议论同学。”
哥哥说:“是老师说的呀!”
我告诉兄弟俩:“老师开玩笑的,你们不能这样说。你看小B的妈妈和我差不多高,小B挑食,所以现在可能比你俩矮一点。”
弟弟在班上被个子高的女同学嫌弃过,不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戏,非常想快些长高。
兄弟俩没有拒绝我给他俩配的菜和肉了,都乖乖吃光啦!
2
4岁孩子身高差是18厘米,他俩的妈妈身高差是20厘米
我知道孩子说的小A和小B,这个学期刚开学时,幼儿园篮球班报名,家长在群里接龙过孩子的身高,当时我就受到了不小的惊吓。
小A身高118厘米,小B身高100厘米,出生月份也是一样的(俩家孩子都有一起玩,留意过家长报的信息),当时都是4岁半。
小A已经达到了6岁孩子的身高标准;而已满4岁半的小B,身高仅仅达到了3岁半孩子的身高标准。
7岁以下男童身高标准
7岁以下女童身高标准
当时确实首先想到的是小A妈妈身高有1米75以上,小B妈妈大概是1米55的样子。
现在孩子说两个身高这么大差异的同学都挑食,难道孩子的身高真的只能靠遗传吗?
实际上,打破遗传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我身边与我同辈的堂姐、表哥,都是远远高于父母的。
我堂姐的父母都比我父母矮,但堂姐的身高比我高了12厘米,她甚至比她爸爸都高。我俩的差别就是堂姐从小饭菜不挑也吃得多,我生病多也极度挑食。
我表哥父亲只有1米65,但他长到了1米82的大高个(在南方确实算高个了)。原因可能就是他从小饭菜吃得多,还特别爱打篮球爱运动。
而爸爸妈妈高,孩子身高还远不如父母的,也是大有人在。
比如上文提到的身高最高的小A,他其实是家里老二,还有个同父同母的亲哥哥,今年19岁,但身高172,还没有妈妈高,而且一定程度上身高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了。
那在孩子身高这件事上,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呢?
3
孩子的身高:在遗传基础上,把握后天可多长10厘米
身高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有说遗传基因占到80%的,也有说占到70%的,至少占到了50%以上的大头吧!
遗传我们改不了,除非开始就从培优基因出发,找个大高个的老公/老婆。
既然改不了,我们可以看看后天的这一部分,毕竟后天还是能让孩子多长10厘米。
为何父母同样身高,或者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同性别的孩子,身高差距可能达到10厘米以上呢?
我们来看看儿科医生提供给我们预测孩子身高的一个公式。
男孩=45.99+0.78×父母平均身高±5.29cm
女孩=37.85+0.75×父母平均身高±5.29cm
这个加减5.29厘米,就是孩子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身高差距最高可能达到10.58厘米。
第一,好好吃饭。
孩子身体每天需要的营养,是很多的。食物品种要丰富,同时每种的份量也要给够,所以真不能挑食。
上面两张表格,是中国营养学会整理的7个月-5岁孩子每天需要的食物种类及份量。
简单说就是粗细粮搭配、荤素搭配、坚果水果、少油少盐、口味清淡。
比如我家双胞胎兄弟虽然会有些菜肴偏好,但说几句基本还是都会吃,即使没那么喜欢吃的菜。我会告诉孩子:“不挑食可以长高。”
其实我心里想的,即使孩子因为遗传因素,将来不高,好好吃饭起码能保证将来学习需要的能量,大脑思考需要蛋白质补充,肉类食物需要蔬菜纤维帮忙消化,谷物可以让人有饱腹感,水果中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免疫力,减少孩子生病的概率。
第二,加强体育锻炼。
虽然没有具体数据表明,跳绳、打篮球这些运动可以帮助孩子长高,或者帮助孩子长高多少,但是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素质一定会有提高。
我家双胞胎在幼儿园小班时,除了在幼儿园的室外运动(幼儿园还挺注意体育运动的)、周末基本带出门一天(游乐场、或公园爬山、骑单车、玩滑板车)外,每周还报了一节90分钟的篮球课。
今年幼儿园中班,每周一节的篮球课,我增加到了两节(开始不是计划如此,报名的两个不同地方,后来看效果不错,都续课了)。
我惊喜地发现:除了偶尔有点轻微的流鼻涕、咳嗽,但都不严重会自己好。目前这个学期都快结束了,除了弟弟有两天喉咙红(后来也是自愈的,没咳嗽没流鼻涕,可能上火)请了假,其他时候都是全勤。
要知道幼儿园小班的两个学期里,最多的一个月,两个孩子都分别去了4次医院。基本好不了半个月,就会咳嗽喘不上气严重到不看病不吃药不会好。
我想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幼儿园集体环境的适应,加上体育锻炼明显增强了孩子的身体素质,加强了免疫力。
我记得去年冬天,有次好不容易挂到一个名医的号,告诉医生:“孩子上次看病吃了药,本来好些了的,但上了一次篮球课又严重了。”
名医告诉我:“孩子本来还是有点问题,怎么能怪打了篮球呢?药也吃,锻炼还是要坚持搞。”
我将信将疑坚持了一年,发现确实有效果。
田亮女儿森碟,很爱运动
第三,好好睡觉。
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建议的睡眠总时长,大家可以参照看看。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
当然是早睡晚起,夜里的一觉最重要。因为生长激素的黄金分泌期在晚上11点-1点,早上5-7点。
午觉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习惯,不强求,闭眼休息一会儿当然是最好的。
当然我家孩子的同学,有一位就是晚上11点才肯睡(家里哥哥那时候才睡),早上妈妈6点起床他就起来了,也似乎没妨碍他比我家孩子高半个头(他妈妈也比我高半个头)。
但孩子将来上学,休息时间肯定越来越少,学龄前还是能睡的时候多睡会吧!
第四,有慢性疾病的孩子注意调养身体,加强体质。
我家双胞胎3岁上幼儿园后,才发现是过敏体质。一个是过敏性鼻炎,一个是哮喘,这确实影响了他们对营养的吸收。
他俩能吃能睡也爱动,唯一可以解释身高没追上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主要就是慢性疾病的影响。
不过这类孩子更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锻炼身体;可以的话,多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自身的免疫力。这方面还是请遵照医嘱。
结语
孩子在身高问题上,自然而然是会有比较的,个子不高的孩子也更容易产生自卑的不良情绪。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放任自流,觉得孩子身高也没办法改变了。还是得督促孩子好好吃饭、好好锻炼,好好睡觉,不管能不能长高,好歹对身体总是好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脑力才跟得上呀!
就算长不高,咱也能拼一把智力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