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勋章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军职勋章,颁授对象是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有功军职人员,设立于1929年5月15日。第一枚青天白日勋章在1930年授给了张学良,之后数十年间陆续又有两百余人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其中,仅长城抗战这一次战役就有48人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1933年1月1日,日本关东军向山海关发动进攻,东北军何柱国部奋勇抵抗,长城抗战由此开始,至5月25日停战为之,这次战役进行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其中国军先后投入的总兵力为25万人,日军的兵力为关东军第6、第8师团、混成第14旅团、第33旅团、骑兵第4旅团和航空兵、海军各一部共4万余人。但战役的结果是以国军的战败告终,国民政府被迫和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默认了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和热河省的合法性。
那么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国军为何最终落败了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国军虽然兵力占优,但派系繁杂,未能同心协力。这25万当中既有张学良的东北军,也有宋哲元的西北军,还有傅作义的晋绥军,中央军仅有关麟征的25师这一个师参战。由于派系复杂,战斗中往往不能同心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军的战斗力。
第二个原因是伪军和汉奸给日寇帮了大忙。长城抗战中,先后有3万伪军配合日军作战,这些伪军在鬼子面前点头哈腰,但和国军打起仗来却格外卖力,伪军的参战弥补了日寇兵力的不足。此外还有汉奸给日寇带路并透露守军的情报,比如南天门八道楼子阵地,就是由汉奸带领鬼子偷袭得手的,国军未了夺回这个制高点,牺牲了1500多人也没能成功。
第三个原因是武器装备不如对手,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国军一个营在兴隆山包围了日军70多人,但由于装备落后却无法消灭敌人,最终被敌人突围而去。虽然长城抗战最终失败了,但守军的表现还是值得称道的,许多阵地都是反复争夺并拼尽全力,其中29军更是以大刀队夜袭的方式给了日寇以极大和杀伤震慑。为了表彰在这次抗战中立功的将士,国民政府先后给包括宋哲元、关麟征、黄杰、冯治安、张自忠和刘汝明等48人在内的高级将领颁发了青天白日勋章。这一数字大大超过了日后的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和长衡会战等著名会战,创下了一次会战颁发青天白日勋章数量最多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