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盗墓界中不成文的规定: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但是他并不是第一位帝王,从三皇五帝时期开始,统治者一直享有最大的权力,拥有最好的待遇。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劳很高,高过了三皇五帝,于是才称自己为皇帝,从此之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都在沿用这个称号。皇帝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也是享尽天下繁华的人。例如汉朝的皇帝,汉朝人非常的崇拜玉石,于是他们就认为,只要下葬的时候有玉石在身,就能够不腐不朽,达到永存。贵族拥有大量的玉器,他们不甘于在身上放几片玉石,于是金缕玉衣、银缕玉衣就出现了。古代贵族的墓,都是极其奢华的,正因为如此,有很多的盗墓贼出现了。

盗墓界中不成文的规定: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

“盗墓贼”存在已久,内部还有“森严”规定

盗墓贼从远古时期就存在了,只要挖掘了别人的坟墓,带走了别人的遗物的,都属于盗墓贼。在历史上,管理者对于盗墓贼的惩罚都不是很严厉,而且极少有盗墓贼会被抓获,直到近代,我国对盗墓贼的管理才严格了起来。正是因为没有严格的管理这些盗墓的现象,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我国的盗墓贼是“泛滥成灾”,不仅仅有普通的民众参与到了盗墓中去,还有不少军阀都参与其中,所以想要管理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盗墓界中不成文的规定: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

但是盗墓贼并不是什么墓都会去盗的,在盗墓界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意思就是坟头有柳树的墓,是绝对不能盗的墓,这样的墓要尽早的离开才是正确的,但若是不想活了,可以去挖开试试。坟头有柳一定溜,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难道有柳树的坟墓,会有什么不同吗?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就是柳树其实是一种通阴阳的树,有这样的树在一旁,是万万不可盗墓的,不然就会被墓主留在陵墓中,无法脱身。

盗墓界中不成文的规定: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

坟头有柳一定溜,古墓不仅危机四伏,还有许多来自外界的危险

其实盗墓贼这样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并不是因为迷信,而是因为能够在坟头种植柳树的,大多数都是非常庞大的墓。古代的墓葬是非常讲究的,平民百姓的墓可能仅有一个坟头,但是贵族的墓可能会是整座山。像是秦始皇的陵墓就占据了大半座骊山,骊山占地面积非常的大,旁边还是渭河,可以说施工难度非常的大,古墓内部也将会非常的复杂了。所以时至今日,都无人敢打开秦始皇的陵墓,并不是因为没有进入古墓的技术,而是大家都不敢轻易的进入一座修建了四十余年的陵墓。

盗墓界中不成文的规定: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

坟头有柳树的陵墓,大多数都是大墓,其中不仅结构非常的复杂,还会有很多的机关。古代人为了防止盗墓贼入侵,有的会在墓中放入大量的流沙,或是放入一些有毒的物件,普通人的墓可能没有这么多的机关,但是贵族的墓会有。考古学家发现,很多古墓中,都有暗门,这些暗门一旦关闭,就无法再从内部推开。所以有些古墓中,甚至能见到盗墓贼的尸身。

盗墓界中不成文的规定: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

而且一般能在坟头种植柳树,而不是长满杂草的大墓,都会有后代。他们世世代代都供奉着祖先的坟墓,若是祖坟被刨了,他们一定不会放过盗墓贼。所以盗墓界中才流传了这样的一句话,坟头有柳一定溜,倘若活够可以留。这句话放到现在还是非常的实用的,还有一句话,就是:人点蜡,鬼吹灯。若是进入古墓之后,点的蜡烛灭了,就需要立刻退出,你知道为什么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