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这个朝代,民间武器比军队还多:老百姓可以随意购买枪支大炮

在我国历史上,对民间武器管控最宽松的,其实就是清朝。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一直以来都说清朝就连民间习武都要禁止,怎么会鼓励平民持有武器呢?雍正确实发布过:《严禁学习拳棒谕旨》。

中国这个朝代,民间武器比军队还多:老百姓可以随意购买枪支大炮

其实,雍正五年的《严禁学习拳棒谕旨》,明确指出,有习练拳脚的力气,应该去练习弓马取得功名,或者从军报效国家。并不是禁止,而是让武师去学习真正的战场军事技能。

明朝的时候,所有人都被划为一定的阶层,民籍,匠籍,军籍等等。而且`明朝严格限制,不准民间平民拥有武器。而清朝则直接废除了匠籍,允许民间拥有武器保护自己。顺治6年,也就是南明势力还很大的1649年,清廷就公布,允许民间拥有三眼铳,鸟枪,弓箭,刀枪和马匹。

中国这个朝代,民间武器比军队还多:老百姓可以随意购买枪支大炮

原因是如果百姓没有武器,就不能抵御贼人伤害,贼人反而越发猖狂,因此,允许民间拥有一定的武装,但是,不能拥有大炮和盔甲。康熙的时候,又有大臣要求严禁民间持有火器,康熙表示:天下安定在于施政得失,与火器无关,民间火器难道还能比吴三桂多?

乾隆14年,福建巡抚潘思渠再次要求清查民间武器,他表示福建民风不静,半在私藏武器,应当将全省鸟枪,腰刀,长矛,藤牌等类,勒令全部交官,永远不许制造。乾隆则说,百姓需要武器防身自卫,风俗就是如此。要以教导为先,不能收缴武器。

中国这个朝代,民间武器比军队还多:老百姓可以随意购买枪支大炮

雍正乾隆时期苗民起义,清军镇压以后,起义军死亡,被俘和投诚十万人,清军缴获火炮,鸟铳46500多杆,长矛,弓弩和盔甲14.8万件,这些寨子里的苗民装备甚至超过了明末最精锐的辽东边军和京营部队。

到了乾隆后期,已经开始批准民间持有火炮,特别是出海做生意的商船,可以持有火炮自卫。到了嘉庆时期,允许一艘商船持有1-4门火炮和最多6杆鸟枪,10把腰刀作为自卫武器。

中国这个朝代,民间武器比军队还多:老百姓可以随意购买枪支大炮

所以,就是因为清朝民间持枪率高,反而让清朝有了第2武装。正是民团帮助清朝扑灭了包括,白莲教大起义,太平天国等等多次大规模起义。而明朝民间武力薄弱,到了明末,就只能依靠已经丧失了战斗力的第一武力,也就是明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