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中国成立后,一千多名战俘中,什么级别才能进功德林监狱?

战争结束后,一千多名战俘中,级别比较高的,很多都移交到了功德林监狱,这个监狱里面共有17栋监管房,有350多个房间,最多可以关押10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一千多名战俘中,什么级别才能进功德林监狱?

1955年根据上级命令,将关押在全国各地的犯人统一交给公安部门进行管理和教育,并且将全国各地200多位将领集中到了功德林战犯所,由公安部13局负责,那么当时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功德林监狱呢?

1956年前,功德林战犯所关押的战犯,文官是省长,部长以上级别的,武官是中将级以上的。而1956年以后,为了更好地进行集中学习改造,降低了一下标准,将被俘虏的文官降到了行政督察专员,以及厅长级以上。而武将降到了少将级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一千多名战俘中,什么级别才能进功德林监狱?

这些人曾经都是地方大吏,有的是军中掌握军权的高级指挥官,还有就是一些杀人不眨眼的特务。当时最先被关押到功德林监狱的是康泽和董益三,这两个人都是特务系统里面的代表人物。两人由于在监狱中改造比较好,康泽是1963年第3批被特赦的人员之一,而董益三是1960年第2批被特赦的人员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一千多名战俘中,什么级别才能进功德林监狱?

在功德林战犯所,军衔最高的是王陵基,在抗战的时候就是第30集团军总司令,在四川,江西两省,都担任过主席一职,一直保持着上将的军衔。他被俘虏的时候,已经是67岁高龄了,做了14年的牢,1964年被特赦,出狱没几年,1967年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

新中国成立后,一千多名战俘中,什么级别才能进功德林监狱?

而中将级别的高级将领,很多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的,比如像杜聿明,王耀武,黄维,宋希濂等人,杜律明被俘虏的时候,是这些人当中职务最高的,担任中将副司令,由于他思想改造的比较快,1959年成为了第1批释放的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一千多名战俘中,什么级别才能进功德林监狱?

而其中最难改造的要属黄维了,黄维在被俘虏的第1天,他就极为不配合。被转移到功德林战犯所初期,他就觉得自己迟早会被审判,所以就抱着“不成功变成仁”的决心。根据管教人员的回忆,黄维认为自己之所以沦为阶下囚,就是因为打了败仗。也因为他的固执,一直到1975年决定释放所有战犯,他才被列入释放的名单。

1975年3月,释放了所有在押人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轰动,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改造后,也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新的生活环境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