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据记载,秦始皇墓穴中的水银,是一个女人供应的,那这个女人是何人?其为何有如此大的能力,能够有幸为始皇嬴政供给水银?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嬴政这个男人留给后世的传奇太多太多,他一统天下,建立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的封建王朝。除此之外,他北征匈奴,南平百越,华夏大地结束了几百年的乱战。他还留下了堪称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包括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阿房宫。

嬴政留下的传奇真的太多太多,他总被后世冠以暴君之称,其实嬴政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帝王。嬴政的爱是广义的爱,蒙恬率军击败匈奴,使得匈奴不难南下牧马,后修建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消耗了大量的民力物力,被国人诟病,成为了抨击嬴政的一大黑点。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可后世的帝王在不止一次的向世人证明,长城在防御北部游牧民族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有了这条长城,守军进可攻,退可守,用较少的兵力便可以守住北方的隘口,这一项攻城福泽万世。

说嬴政荒淫无道,但嬴政子女并不多,他这一生连皇后都没有立,而唯一与他产生绯闻的女子,便是本文中的主角——怀清。

嬴政征服九州,对海洋有着更高的期待

嬴政为了征服而生,秦地处西垂,东方的海洋对他来说是一片未曾踏足的地方。在嬴政的心中,他虽然统一了天下,但东方这片大海中,必然有着数不尽的秘密与财富,在他的认知中,天下并非六国之土,而是整个世界。

为了继续完成他一统天下的梦想,嬴政觉得时间太紧了,于是他命徐福前往神秘的东方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虽然嬴政一直到去世,都没有等来徐福的长生不老之药,但他对于大海的向往却从未停止。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虽然嬴政渴求长生不老,但他内心中必然也明白,人终会有一死,不然他又怎么会投入那么大的精力去修建骊山墓呢?在整个墓穴的设计中,除了空前的兵马俑之外,便是墓穴内以水银汇集而成的大海。

根据考古科技工作者探测,墓穴中的水银大约有12亿立方厘米,大约折合1200立方米的水银,感兴趣的可以按照水银的密度折算一下,大约是1600多吨的水银。

墓穴中汇集如此多的水银,有两个好处:(1)防腐;水银在古代最常用的便是防腐,王侯将相在死后对尸体进行防腐时,大都使用水银浸泡,再用玉塞堵住七窍,以此来达到防腐的目的。墓穴中大量的水银一方面是塑造出浩瀚海洋之景,再者便让浸泡其中的尸体千年不腐。(2)防盗;帝王的墓穴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被盗被挖掘早已不是稀奇事。秦始皇一生荡灭六国,想要将他挫骨扬灰之人数不胜数,但几千年下来都没能做到。高浓度的水银蒸汽轻易的便可以杀死靠近的人,墓穴一旦被打开,上千多的水银涌出,方圆数里之内将寸草不生。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设计足够精妙,但千余吨的水银究竟从何而来?开篇提到的女人到底是何人,真的有这么大本事吗?

她曾与秦始皇传出绯闻

与秦始皇传出绯闻的女人几乎为零,怀清有幸成为其一。司马迁对她有一段记载:

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由此可见,嬴政不管是仰慕还是处于何种情感,他曾为怀清筑起怀清台。而巴清真的家中有矿,她不像我一样,家里有窗框和门框,而巴清她们家,真的有丹砂矿。丹砂是何物,丹砂便是生存水银的原材料。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也就是说,巴清很有可能就是嬴政最大水银供应商,或许就是她在供应水银的情况下,与嬴政结识。毕竟这么大数量的水银供给,价格必须双方老板谈才放心,两人一来二去可能就暗生情愫也说不定。

想必二人除了“产品“之外,私人的故事想必也谈了不少。不然的话,嬴政又怎么知道巴清有钱不奢靡,寡妇不再嫁,在当地的名声也很好。

或许正是由于这一方面的因素在其中,嬴政除了支付给巴清正常的费用之外,还建了一处怀清台,以表彰怀清的功绩。

巴清连水银的冶炼方式,估计也全部献给了嬴政,毕竟家里有矿的人。根据 《天工开物》的记载: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凡朱砂、水银、银朱原同一物。凡升水银,或用嫩白次砂,每三十斤入釜升汞,其下炭亦用三十斤。“

在古代的生产水平下,用优质的矿石,烧10小时,大约可以生产6kg的水银。按照这个方式来算,秦始皇陵墓上千吨的水银,必定无法在短时间内生产完成。汞有很强的挥发性,并且有剧毒,远处炼制,需要解决容器问题,汞的存放问题,以及山高路远所采取的人工问题。

由此可见,将原材料运抵骊山附近,炼制,储存,以及陵墓完成后,水银充注,都极为方便。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么多的原材料,究竟来自何方?

原材料从何而来

上文提到的怀清,她虽富可敌国,但她出自巴蜀地区。在当时,运输与挖掘,无疑将花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嬴政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他将天下有名的富商均聚集在咸阳,而怀清应该是通过此种方式与秦王相识。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巴清在巴蜀有矿,正是水银的原材料,不管嬴政如何礼遇怀清,她要缴纳的水银原料是一点都不能少的。综合怀清的实力来看,骊山墓穴大部分的水银应该出自她手。但考虑到骊山墓穴水银数量之庞大,但靠巴蜀地区运输,必然满足不了需求。

陕西的旬阳县也有着充足的水银储存量,在全国地区甚至亚洲地区首屈一指,根据相关典籍记载,旬阳地区的储量达到惊人的5000多万吨,其开采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由此可见,嬴政并没有做舍近求远的傻事。

从旬阳地区运输矿石也好,冶炼也好,都要比巴蜀地区方便的多,之所以最终在巴蜀地区调集矿石,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骊山墓水银需求量巨大,单靠一个地方无法满足要求,仅此而已。

秦始皇陵里面为何有水银,且深度达到35米深,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后记

就我个人来看,秦始皇墓中的水银之所以充这么多,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嬴政对于东方大海的向往,再者也是为了墓穴内部防腐,除此之外也成了盗墓贼不可踏足的禁区。试想一下,墓穴一旦被打开缺口,迎面而来的水银蒸汽便可以解决小股的盗墓贼。如果继续开发,似江河决堤而出的水银,必然使得方圆数里寸草不生,水银倾泻而出,会不会引发墓穴内的其余开关还不得而知。

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墓中的一切,还终究是个谜,而我们探知到的这些,也不过是一点皮毛而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