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司徒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为何变成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董卓,是汉末三国初期的著名军阀,也是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董卓祖籍陇西临洮,他的父亲董君雅曾经担任过汉朝的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董卓就在这段时期降生。董君雅年老退休后,带着年幼的董卓返回故乡临洮,成为以耕地为生的农民。

司徒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为何变成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临洮地处西北,与羌人、鲜卑等游牧部族接壤。董卓年轻时喜欢到处游逛,结交江湖豪杰,与游牧部族首领们关系很好,并且受他们影响,性情也变得粗犷刚烈,胆大妄为。汉桓帝时期,董卓挺身从军,成为东汉军队中的一名士兵。他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先后担任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郡太守等职,长期镇守西北,逐渐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军阀。

司徒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为何变成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中平六年(189年),东汉朝廷发生激烈的权力之争,大将军何进与专权擅政的宦官群体发生激烈冲突,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何进为了取胜,假传圣旨让董卓领兵前来洛阳,想借助董卓力量铲除宦官。董卓一听正中下怀,他本已野心勃勃,想倚仗手中雄厚兵力称霸天下,立即以清君侧为名,带领十余万大军挥师进入洛阳,“董卓之乱”由此开始。

司徒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为何变成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董卓利用无可匹敌的实力,篡夺了东汉皇权,他任意废立皇帝,诛杀大臣,纵容将士烧杀劫掠,几乎把锦绣繁华的洛阳城毁成一片废墟。朝野民间都对董卓的野蛮罪行既恨又怕,但又没人有实力能与董卓像抗衡。

司徒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为何变成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危急时刻,东汉大臣司徒王允站了出来。王允对汉朝忠心耿耿,决心铲除董卓为民除害。他表面上对董卓“矫情屈意,每相承附”,获取董卓信任,暗中却积蓄力量,串联“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谋共诛之”,并且冒着天大风险“潜结卓将吕布,使为内应”,把吕布争取过来,最终成功干掉了董卓。《三国演义》对这一段史实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写,描绘王允用“连环计”杀死董卓的经过,王允凭一己之力铲除董卓,平定董卓之乱,美名由此天下皆知。

司徒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为何变成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然而,铲除董卓的王允,却最终沦为毁掉汉朝的千古罪人。董卓死后,王允接二连三犯下大错,最终葬送了汉朝复兴的大好局面,并且引发了更为严重的李傕郭汜之乱。汉末三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士蔡邕。蔡邕不仅博学多才,且人品端方,是海内人望。董卓作乱期间,曾经强迫蔡邕入朝为官,蔡邕多次对董卓的错误进行规劝。即使凶横不可一世的董卓,慑于蔡邕的威望,也不敢动他一根毫毛。

有一次王允与蔡邕闲谈,蔡邕认为王允诛杀董卓有些操之过急,且善后事宜办理有诸多不妥。王允却认定蔡邕在为董卓鸣冤叫屈,把他当成董卓的同伙关入大牢,凌虐至死。蔡邕之死,引起了一连串恶性连锁反应,断送了汉朝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好局面。

司徒王允用一己之力铲除董卓,为何变成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朝野民间都对蔡邕之死深表同情,对东汉朝廷和王允都大为失望。更为糟糕的是,董卓的众多旧部都兔死狐悲,颇不自安。他们认定,蔡邕曾是董卓的旧人,王允害死蔡邕,预示着他要对董卓旧部开始大清洗了。

而且董卓之乱结束后,王允也迟迟不下对董卓旧部赦免令。一连串的错误,最终引发了李傕郭汜之乱,董卓旧部蜂拥而起再度兴兵作乱,给汉朝带来一场浩劫,使得汉朝元气大伤,从此失去了东山再起的最后机会。王允对此要负直接责任,被视为毁掉汉朝的历史罪人。

参考资料:《后汉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