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东美术馆主办的七号空间——广东美术馆青年艺术家学术提名展·第二十二回“比特后人类:郑龙一海的视觉实验”在广东美术馆举行,本次展览由王绍强担任总策划,冯原担任策展人。
在全球“数字化生存”的语境下,人类史无前例地依附着技术生存。机器正在人性化,人类正在数据化。在生命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图景中,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命形式,政治、文化、艺术系统都受到前所未有冲击。二元对立思维的价值评判或许不再适应多元化的当下,人们不得不探索新的方法来重新考量新时代的科技伦理问题。

郑龙一海讲解自己的作品
郑龙一海,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硕士学位。目前生活、工作于广州。郑龙一海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实验性与先锋性,带着对于人类会过度依赖科技的危机感,他的艺术实践围绕着不断反思技术与人类共生议题展开,尝试用生物学角度去剖析当下高速发展的世界,探讨着如何处理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他以敏锐的思维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扩张自己的艺术世界,绘画、文字、摄影、动态影像,甚至数据、集成电路板、屏幕等互联网时代的标志元素,都成为他实践视觉艺术创作的媒介,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观念,由此创作出了《电子生物学》、《界面综合症》、《比特后人类》等系列作品。
观众与作品《比特城市》互动
他在为此次展览创作作品《比特城市》中,运用重组、夸张、抽象的艺术手法将对于科技时代生活的想象与哲学思辨,通过影像、装置的方式呈现,他重新建构的未来城市,像机器一样在不断地进化、升级,经历着由盛世到毁灭的循环,神秘而又荒诞,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畅想的空间。本次展览将展至2022年1月8日。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郭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