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场惨案,三名八路军团级将领牺牲,一百余名战士遇难,究竟是何人所为?

1939年,山东的抗战已经开始了一年多的时间,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各级抗日政权也建立起来,不过,由于当时国民党既不给部队番号,也不任命县长,这让中共在山东的工作难以开展下去,尤其是当沈鸿烈上任山东省省长之后,他开始不遗余力“反共”,使得八路军的工作变得非常艰难。

这场惨案,三名八路军团级将领牺牲,一百余名战士遇难,究竟是何人所为?

沈鸿烈手下有一名“反共急先锋”,此人名叫秦启荣,他是黄埔六期生,先后任国民党山东省党部经理干事、组织科主任、省党部委员兼书记长等职,抗战爆发后,他先后担任冀鲁边区游击司令、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司令等。秦启荣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共”分子,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复兴社”在山东的头目,“复兴社”是蒋介石创立的独立于党政军体系的一个社团,蒋介石是这个社团的老大,所以“复兴社”成员的权力都非常大,更不用说秦启荣还是“复兴社”在山东的头目。秦启荣率领部队进驻莱芜,当时我八路军第4支队也在莱芜一带活动,但是秦启荣却让人将第4支队赶出了莱芜城。沈鸿烈见秦启荣是一个人才,于是便任命他为山东省第12专区保安司令兼山东省建设厅厅长。

这场惨案,三名八路军团级将领牺牲,一百余名战士遇难,究竟是何人所为?

此后,秦启荣操纵山东顽固派大肆制造“反共”摩擦,他手下第5指挥部指挥王尚志,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反共”分子,王尚志曾率领部队进驻太河镇,原本这里是八路军山东纵队第4支队管辖的区域,不过,第4支队不愿意与王尚志的部队产生摩擦,于是主动退出了太河镇。不过,八路军此举并未让秦启荣和王尚志偃旗息鼓,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嚣张,更是对八路军摆出了咄咄逼人之势。恰在这时,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率领62名指战员离开前线,到后方的八路军山东抗日军军政大学学习,当时为了保护鲍辉等人的安全,八路军山东纵队还派了两个连共两百人护送。然而,让人没有料到的是,鲍辉等人却受到了秦启荣、王尚志部的袭击,最终鲍辉等十余名干部在这场惨案中壮烈牺牲。

这场惨案,三名八路军团级将领牺牲,一百余名战士遇难,究竟是何人所为?

话说鲍辉在出发之前,由于要通过秦启荣、王尚志的地盘,他已经将人数以及枪支数都通知了王尚志,甚至还给出了行动路线。鲍辉表示,他们只是到后方军政大学学习,没有其他想法,希望王尚志不要误会。王尚志接到鲍辉的来电后,当即表示同意让八路军借道。然而,王尚志表面同意借道,背地里却与秦启荣秘密商议,要在太河镇设下圈套,将鲍辉等人一网打尽。对于秦启荣和王尚志的奸计,八路军完全不知情。1939年3月30日,鲍辉率领八路军战士来到了太河镇外,当时负责护送的营长吕乙亭发现王尚志部的士兵都是荷枪实弹,他本能地感到事情不简单,下令部队停止前进,并将情况反映给了鲍辉。然而,鲍辉却说已经通知了王尚志,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下令继续前进。不过,让人没有料到的是,就在鲍辉一行人经过太河镇西侧的时候,他们却受到了王尚志部的突然袭击。

这场惨案,三名八路军团级将领牺牲,一百余名战士遇难,究竟是何人所为?

鲍辉感到非常愤怒,他指挥部队奋勇反抗,不过,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而且敌众我寡,部队损失惨重,营长吕乙亭当场牺牲,一百余人沦为了俘虏。当时鲍辉和另外两名团级干部都沦为了俘虏,在监狱中,王尚志亲自对鲍辉进行了严刑拷打,不过,鲍辉自始至终都没有向王尚志屈服,后被王尚志残忍杀害。这便是震惊一时的“太河惨案”,在这场惨案中,有三名团级将领牺牲,一百余名八路军战士遇难。“太河惨案”发生后,罗荣桓元帅非常愤怒,他一面公开指责国民党的暴行,一面制定了反击秦启荣的计划,后派出山东纵队的两个支队向太河镇发起进攻,歼灭了王尚志的警卫大队,为死去的八路军将士们报了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