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作者:此念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此念」嘉宾 陈海贤

导读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就是每一个人都在相互影响,每一个人都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所以如果孩子出现问题,一定与父母有关,而且大部分孩子的问题与父母未解决的矛盾有一定的关系。

本期,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了不起的我》作者陈海贤,将与「此念」一起分享,怎样是一个理想的家庭?什么样的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为什么说被赋予一个新的角色,是改变的开始?

cinian

视频加载中...

▲点此观看

《生命·成长》第二季 陈海贤(第三期)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生命·成长》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01

好的家庭是一个能够

自我修复的系统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 图片来源 ins:sue_rahel

陈海贤:家庭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跟每个人都有关,所以每个人在其中都有一个位置,它能运转良好,那这就是一个好的系统。

作为一个好的系统,父母要承担他们的责任,孩子既要受到保护,也要有他自由发展的空间。

引用家庭治疗大师米纽秦的一句话,他说:“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家庭是理想的或者是完美的,每个家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一个家庭有办法去修复关系,去应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那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我觉得这句话讲得特别好,他把我们从家庭应该理想化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了,他把家庭变成一个动态的标准。米纽秦告诉我们所有家庭都会遇到问题,所以遇到问题也不代表自己家庭就不好,只是我们怎么去解决这一个问题,怎么去修复我们的关系,这才是更重要的。

毛思翩:就像童话里王子和公主结婚以后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他们一定是有起伏的,一定是有变化的,其实双方都需要成长,都需要改变。

陈海贤:没错,而且改变还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些原来对的东西慢慢地会觉得不对,有一些原来我们很好的状态慢慢会觉得不好,这也不可怕,因为作为个人,你有自我发展的曲线,家庭也有家庭的发展曲线。

最开始外在的危机一定会给家庭结构带来一些压力和冲击,这个压力是每个人都在承受的。

可是如果我们有足够好的互动模式,有足够好的谅解,或者当我们发现自己原来的互动模式不够,我们能有一个改变和调整,那就是好的。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02

大部分孩子的问题

与父母未解决的矛盾有关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陈海贤:系统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在相互影响,每一个人都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所以如果孩子出问题,一定与父母有关。

有一个项目是评估出问题的孩子是怎么回事,测量他们的生理指标,慢慢地就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很为父母关系操心的孩子。

这个项目是这样的,父母在孩子面前谈话通常会谈不拢,会有一些矛盾。然后这个孩子心脏会跳得很快,或者他紧张和焦虑的汗腺的分泌就会加速。所以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影响,它也包括生理反应,这项研究表明,大部分孩子的问题与父母未解决的矛盾有一定的关系。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03

什么样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现问题?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陈海贤:李维榕老师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话:“我接待了这么多对家庭,我其实只接待了一个家庭。”意思是所有出问题的孩子,他们家庭都有共同的特征。

她写了一个方程式,怎样的家庭,孩子最容易出问题?这个方程式她列了四个因素:

第一,孩子一定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宝贝就背负着父母无限的期望。

第二,孩子背后常常有一对矛盾重重的父母。

第三,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都对彼此不抱有期待,都觉得彼此就凑合了,他们就都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第四,这些孩子常常是很忠心耿耿地为父母扮演一个桥梁的角色,因为他们的父母对彼此没期待,就要通过孩子把他们连接起来,孩子作为桥梁就自然地要承担很多关系的压力。

所以这样一个方程式就代表,这样的孩子就很容易产生问题。

毛思翩:这样的孩子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又有矛盾,又有压力,又有期望。

陈海贤:是的,这就是一个很容易产生问题的角色。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04

“病”有时也是出于

不良系统的运转需要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陈海贤:有时候更糟糕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家好像会需要一个有问题孩子,有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爸爸妈妈才会团结一致,因为孩子出问题父母都关心。

我就见过一个孩子高三辍学,高三那年得抑郁症,他爸爸妈妈当然很着急,就一直为他奔波,因为他爸爸妈妈长期分居。后来这个孩子有一天就说,我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爸爸妈妈在一起为我奔波了,为了看到这个场面,我宁愿自己一直生病。

所以在这个家里,系统就运转出来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对这个家的凝结是有用的,而且一旦是这种情况,这个孩子的病就不会好,系统需要他是一个生病的孩子。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05

被赋予新的角色

是改变的开始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第二季嘉宾名单

陈海贤:人其实是有很多面的,可是你的角色规定了你好像有一面会被放大,会被看得特别清楚,就好像这就是你原来的样子。

对于一个孩子,“网瘾”只是他其中的一个样子,可是如果我们用这样的眼光去看他,我们就给他添加了一个“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的标签,而这个标签会变成所有人对他的期待,所有人看他的眼光,甚至会变成他看待自己的眼光。

所以当我们用一个新的眼光去看他,而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在每一个细节里都体现出,我相信你,我觉得你可以,你不是所有人认为的那样,你是另外一个人,这样他就会把他符合另外角色的一面给激发出来。

美国有一个老师叫科林斯,她有一个教学实验,她觉得公立学校有它的限制,她就接收了一些芝加哥街头混混,这些孩子都被认为是不会有出息的,将来可能会是犯罪分子,而且现在已经出现苗头,都已经是辍学了。她就把这些人接收进来,从家里开始,就像一个家庭学校一样,她要不停地告诉他们,你们不是这样的,你们不是自己认为的或者社会认为的样子。

为了让他们相信,她就想了一个办法,就让他们读经典,读《莎士比亚》、《奥德赛》、《荷马史诗》。我们通常认为文学经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读?我们通常会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精神世界,有理念的人会读文学经典,这就是一个角色暗示。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些孩子能读吗?可是这些孩子读得很开心,也许最先看不懂,可是看懂了,孩子慢慢就会发展出他的精神世界,而这也是从分配给他一个新角色开始的。

如果我们到一个新的系统里,能赋予它一个新的角色,这就是一种很厉害的改变,是改变的开始。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此念出品

《生命·成长》系列纪录片

尹烨|华大集团CEO,科普大V

彭凯平|心理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严伯钧|科普作者,“得到”《西方艺术课》讲师

田宏杰|儿童心理教育专家

董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叶逊谦|戏剧教育者、导演

黄仕明|生生不息催眠学院创始人

郝景芳 | 雨果奖《折叠北京》作者童行学院创始人

陈海贤 | 心理学家、心理作家

约格·迪尔克斯|一行禅师德国正念禅修中心导师

李松蔚|心理学科普大V

杰弗瑞·萨德|“现代医疗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嫡传大弟子

约翰·贝曼|世界顶级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

奥托·夏莫 | U型理论创始人

- END -

【此念】话题

你的家庭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出品 | 此念

编辑 | 演忱

排版 | 王啊晶

理想的家庭,是一个能够自我修复的系统 | 陈海贤(第三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