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七老,是紫砂艺术的七座丰碑,他们的作品不仅是紫砂中的珍品,更是对我国紫砂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今人谈起他们,不仅是对七老风华的追慕,更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致敬与缅怀。正是这些先辈的努力,才造就了现在广大爱好者对精品紫砂壶追求的火热。
陶刻大师任淦庭
而七人之中,任淦庭老师是攻于篆刻,所以与其余几人都有合作传世,而蒋蓉老师专于塑器,所抟作大多无书画铭刻装饰。今天就来欣赏任淦庭老师与另几位大师的合作之器。
顾景舟与任淦庭合作
景舟大石瓢
此为景舟先生代表作大石瓢,先生制石瓢壶乃取智欲其圆、行欲其方之意。此件作品造型为传统大石瓢壶,壶呈上窄下丰扁斜腹,直流,环状柄,桥形钮,底部三乳钉足。
壶身由著名陶刻泰斗任淦庭绘刻人物苏武牧羊,纹路清晰,刻陶技艺高超,气韵高雅。另一侧刻鲁迅诗句。
石瓢壶原是紫砂壶传统造型。顾景舟集各家之大成,创出自我,壶上宜书宜画,一改清初以来千细繁琐、堆砌浮华之气,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
先生制石瓢壶乃取智欲其圆、行欲其方之意。两位泰斗“珠联璧合”的文化内涵,把紫砂润如珠、温如玉的特征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是一件精、气、神俱佳的作品。
现代·顾景舟·任淦庭《段泥竹节壶》
全器主体以竹为造型设计,壶嘴呈竹节状,出水点注顺势而出,遒劲有力;壶把同样为竹节形,蜿蜒苍劲,端拿舒适。壶盖做竹节状并衬有竹叶,竹叶姿态爽飒,如有习习清风,与壶身整体权衡协调之线条、造型对应成趣。
壶身由著名陶刻艺术家任淦庭刻朵朵梅花,花瓣块面饱满,纹路清晰,雕塑技艺高超,气韵高雅。另一侧刻“两腋生风,漱石作”,这是早期顾、任二氏合作精品。
朱可心与任淦庭合作
大圆竹报春
此壶作于一九五五年,后为台湾藏家所收藏,乃是朱可心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报春壶。
壶身铭:偶仿山林胜,松风着远声。余甘回苦本,佳茗论泉清。
一侧更是大幅的山水陶刻,极为少见。
此壶可以说是两位的代表作品,亦是精品中的精品。
裴石民与任淦庭合作
上肩线圆壶
铭文:满盌杯芬芳羡碧霞,红炉石泉试新芽。乙未冬刻。
纵观裴老作品,书画铭刻的甚少,此件可以说是极为难得。
吴云根与任淦庭合作
民国·吴云根制·任淦庭铭《巧色木瓜壶》
此壶为仿花货壶式,以木瓜为造型,全器饰以紫泥与段泥。
鋬环、流嘴为果树枝桠,结疤分布其上,宛若天然。重叠而又错落有致的木瓜叶片塑以壶盖,纽座饰以枝桠式。
壶身一面镌刻花鸟图式,且辅以红、白、绿三色,使其锦上添花,署款“缶石作”、“任”。
另一面铭刻「酌波清泉,涤我尘缘」,署款「毛顺兴出品,石生刻」,刀法简古超逸。
王寅春与任淦庭合作
西泠印社2013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 RMB 2,875,000
说到这两位大家的合作,不得不提到这件四方亚明,此壶乃是四位名家之合作,王寅春制、亚明画、任淦庭及徐秀棠刻。
亚明在1963年曾赴丁山拜访任淦庭与王寅春。酒酣茶罢,「作方壶以了夜集」他亲自设计绘制出此壶样式,并交王寅春捏制壶形。
亚明再在壶身一面绘鱼,并由徐秀棠镌刻。
而另一面则由徐秀棠之师,一代陶刻大家任淦庭空刻饰以花鸟纹饰,画面清新淡雅,刻绘功力毕显。
王寅春所制亚明四方壶数量极少,用屈指可数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而此件更是集合四位名家之功力,将自陈曼生、杨彭年以降之文人紫砂概念,作了更加深入得阐释,足可堪称时代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