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袁崇焕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终还是被杀了?了解后才发现死得不冤

有这样一位将领一生较为坎坷,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还被错当奸人。袁崇焕考上进士年纪已经不小了,高中进士后被派遣到福建一县城担任知县,平时较大的爱好就是喜欢读兵法,还经常会与人讨论兵法中的典故。他决定自己能有能力镇守好边关,但奈何一直没有机会展现。知道一次偶然机会其进京面见君主,被提拔至兵部担任职务,没有过多久,战事爆发。于是乎就商议应当对山海关进行把守,在得到这个消息后,袁崇焕便对地形进行查阅,在一次上朝中谏言称,给他足够的兵马粮草,无需太多将领便可以守下来。

后人言论起袁崇焕,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为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忠诚人士,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在明朝对抗后金的斗争中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在与后金的战争中曾多次让皇太极占不到便宜,让后金十分头疼,后来皇太极利用计策挑拨其起与朱由检的关系,令朱由检对其产生怀疑。即使他有较大的军功,依旧除去了他。之后,便有不少人认为朱由检一手葬送了其江山。那么袁崇焕被除去到底是好是坏,又有什么理由呢。

袁崇焕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终还是被杀了?了解后才发现死得不冤

明末清初杰出的抗清将领,对明朝具有重要作用。在与后金作战中多次击退清军的进犯,但在为官过程中得不到魏忠贤喜爱,主动辞官回乡、曾获得宁锦战役的胜利、宁远大捷。后在朱由检即位后重新等到重用,在京师处于最危险时刻替朱由检解了围。

袁崇焕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终还是被杀了?了解后才发现死得不冤

但是好景不长,刚刚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袁崇焕因替京城解围而得到一些小人嫉妒,对其实施一系列的陷害败坏其名声。虽然魏忠贤此时已经被除去,但其残余势力实在是过于庞大,一时半会难以铲除干净。便有奸人趁此向朱由检煽风点火,以其擅自处理毛文龙、并曾经与后金议和一事表示其对朱由检并不忠心,加上皇太极在一边设计陷害,朱由检还是将其除去。

袁崇焕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终还是被杀了?了解后才发现死得不冤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袁崇焕在短短时间内就失去君主的信任,甚至招来天大的灾难。这与其进行的一些举动有很大的关联。起初,朱由检也是对袁崇焕充满信任、充满信心,甚至还将自己的佩剑赠送给了袁崇焕,并从国库中调取了一大批经费给他,让他没有顾虑的打仗。袁崇焕也是信誓旦旦的答应朱由检在五年内便可平定。那为何后来袁崇焕又失去了朱由检对他的信任呢。

原来在此阶段全国由于气候较为寒冷,粮食严重不足。但袁崇焕还莫名其妙地为后金送去粮食,此时的后金和蒙古同样存在粮草不足的困难,况且后金和明朝还在发生战争。

袁崇焕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终还是被杀了?了解后才发现死得不冤

后金便找到蒙古国,蒙古国又找到了明朝,在朱由检犹豫不决时,袁崇焕提出建议,将粮食给蒙古国有利于共同对抗后金,但没想到的是最终粮食却到了后金手中,帮他们度过了危机。

袁崇焕在京城陷入危机时替其解了围是存在一定投机取巧的,当时袁崇焕所处的地区比后金军队距离京城明显较近。但袁崇焕并没有提前回到京城,而是先去了另一个地方,这才使得后金军队有足够时间来到京城并实施包围。

袁崇焕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终还是被杀了?了解后才发现死得不冤

袁崇焕在其性格上看是个较好大喜功的人,因为获得一点成就就会变得骄傲。而且在和他人交往过程中又过于强势,自然会得罪不少人。其中有嫉妒他凭什么得到朱由检重用,也有怀疑他到底有没有能力镇守好山海关。袁崇焕在其对待后金制定的战略方针上也存在一定问题,若不是其一意孤行又怎么会导致将领倒戈,正是其得罪的人太多,才会为日后引来巨大祸端埋下伏笔。

袁崇焕立下汗马功劳,为何最终还是被杀了?了解后才发现死得不冤

后清朝乾隆曾为其打抱不平,其目的显而易见。不正是为了突出朱由检昏庸无能,不然怎么能显示清朝取代明朝是顺应大势所趋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