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表面看来不过是风轻云淡的一句骈文,然而熟知那段历史的人透过字眼却能看到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种种屈辱,斑斑血泪,看到一位对内专横、对外谄媚的统治者。

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晚清政府实际上的掌权者慈禧太后。在她主政期间,中国领土沦陷,国权丧尽,民众受辱,用一句“罄竹难书”来形容她的罪行也不为过。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然而,在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候,慈禧却安坐宫廷之中,享受着西洋来的种种新鲜玩意儿。比如说照相机和电灯,据说慈禧在第一次见电灯之时,还闹出了一个无知的笑话,这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的政治浮沉

慈禧是作为秀女入宫的,初入宫时就被封为贵人,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宫妃,后来竟能够掌控中国政坛几十年,搅弄出无边的风云。

慈禧作为一个身处皇宫内院的嫔妃,她能够接近政治,并且一点点学会驾驭群臣的权术,这与她的丈夫咸丰皇帝是分不开的。清代皇权高度集中,一旦皇帝稍有懈怠,身旁的后妃内侍窃取权力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更何况慈禧还生下皇子,深受帝宠,接触政治,甚至是在咸丰皇帝的指点下处理一些奏章就更理所应当了。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但是慈禧真正走上前台,将权力握在手中,还是咸丰皇帝驾崩之后的事情了。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晏驾,慈禧的儿子登基为帝,是为同治,作为生母的慈禧和咸丰的中宫皇后慈安一同被尊为皇太后。同治年幼,让慈禧有了把控朝政的可能。

不过咸丰临终前留下来八位顾命大臣,这八位顾命大臣的存在使得慈禧通过幼帝掌握朝政的希望落空。离最高权力近在咫尺的慈禧自然不肯罢休,连同慈安发动了辛酉政变,诛杀了八大臣。随后慈安也离奇死亡,慈禧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了唯一手握清帝国权柄的人。

其实,慈禧虽然被视为封建顽固派的代表,但是也全然反对维新。事实上,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支持,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也不可能办得起来。只是,慈禧支持变法的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当变法从器物上升到政治层面,要对封建制度开刀之时,她就毫不留情地化身成为了镇压变法的刽子手。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所以面对康梁等人的维新变法触及到统治阶层的利益之时,当维新派商议逼慈禧还政于帝之时,慈禧就发动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政变,致使六君子喋血菜市口,光绪帝被囚瀛台,新政也随之夭折。

然而,在政治上冥顽不灵的慈禧对于各种稀奇古怪的西洋器物接受度却很高,甚至比当时很多中国人都更乐于接受新事物,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照相和电灯。

爱照相的慈禧

慈禧爱照相并不是什么秘密,流传下来的众多慈禧老照片就可以证实这一点。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其实,在照相技术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很多国人对于这项先进的技术是抵制和恐惧的,生活在封建社会的人们理解不了近代科技的产物,便只能凭自己已有的知识臆测。因为照相时会有闪光灯,人们就猜测说照相机会将人的魂魄摄走,照过相的人就会变得呆傻。

这种流言放在现在自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上却很有市场。一来当时中国生产力落后,国民普遍不知近代科技为何物。二来西方事物是伴随着坚船利炮一起侵入中国的,再加上西方机器的传入使得中国无数手工业者破产,这使得中国民众不能不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洋人的东西。

而且这种抵制并非只体现在照相机上,比如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就提到过曾有人传言教堂的蜡人是用真人制成。总之,生产上的落后,文化上的隔阂,情感上的抵制使中国人在最开始面对西洋事物时闹出了种种笑话。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而慈禧却没有理会所谓照相会摄人魂魄的传言,她在第一次看见相片后就爱不释手,并且想要自己也试试则新奇的玩意。在她自己尝试过照相,并且看到自己的相片候,就更加着迷了。而且渐渐不满足于简单的照相,而是费尽心思营造出精致的布景,有时候还自己扮上观音,由身边的太监扮上童子,这也算得上比较早的cosplay了吧。

当时西方人照像时为了做出微笑的表情,便会在拍照说出“cheese”,慈禧太后不会英文,身边人便机灵地将这个词“音译”了过来,让慈禧在拍照时说“茄子”。慈禧一试,果然效果比以前更好,于是就记住了。

谁知正是这个“茄子”,让慈禧在第一次见到电灯时闹出了笑话。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电灯的笑话

有位德国的电器商人看中了中国的巨大市场,想在中国销售他的电灯,但是当时中国人对电器的接受度并不高。

这位心思活络的商人立马想到了慈禧,他认为只要慈禧带头用电灯,那么王公贵族肯定会效仿,再接着整个社会都会逐渐电灯。于是他重金贿赂了李莲英,想让李莲英说服慈禧用电灯。

李莲英深谙慈禧的习性,知道不能明着说。于是就提前在颐和园装上了电灯,然后带慈禧去游玩,等到天色将暮的时候,慈禧吩咐一声“上灯”,安装在壁上的电灯一下子亮了起来,慈禧还以为是照相机的闪光灯呢,下意识叫出了“茄子”两个字。

慈禧出“洋相”,第一次看到灯泡时喊出两字,如今人们依旧这样喊

李莲英赶忙上来解释说这是电灯,慈禧果然被这会发光的新玩意儿吸引了,随后中国社会也渐渐接受了电灯,万家灯火也渐渐由烛光变为了灯光。

结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