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永福10月13日电(通讯员王岩实习生魏佳丽)"很好,我们可以在小广场上看到小社区门口的色彩节目。不仅如此,我县龙江乡李贵松的扶贫故事也被编入了其中一档节目,感觉如此亲切,无法想象我们的扶贫故事也能拍成一档节目在舞台上的表演。正在观看节目的永福镇平陵安置区居民叹了口气。
近日,永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进社区文明促小康"文艺活动在平陵聚居社区,现场表演永福传统彩剧《狗蛋扶贫》等节目,同时散发健康、法律知识宣传册,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现场非常火爆。
近年来,为了不断探索和深化农村文明建设,永福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引擎,加强"三个一"绩效目标管理,培育文明乡村作风、良好的家风、简约的民俗作风为基础,推动形成积极健康的乡村社会氛围和精神风尚, 在建设新的农村文明发展道路上努力建设新的农村文明,使新的农村价值更有价值。
创建"中心"学习促进德育
永福县积极搭建平台,将"打造'一个中心'作为年度绩效管理的首要目标,督促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110实践(站)管理,同时形成文化、教育、科技、法律、卫生等专业结合的文明实践团队,以学习促进德育。
今年以来,党员领导干部以"站出来、看我、带路"的态度带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带领全县志愿服务近4万人进村,服务群众,引导群众,全年共开展讲道800余次, 观众超过10万人。
"我们以前遇到过麻烦,只知道要打村书电话,他一个人忙。现在好了,有志愿者,罗汉水果收获季节,一部手机上还有很多志愿者帮忙。"龙江乡罗汉果大种植者李贵松笑着说。
据统计,永福县今年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600余项。永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介绍:"现在每个乡镇都培养了志愿者,采用'一对一'的做法,让群众'无忧无虑,无忧无虑'。
拿好"好课"谈办德育家庭风采
永福县以"元文化""福寿文化"为基础,结合农村现实,将"一堂好家风课"作为各文明实践站的绩效考核,努力实现"让文明家庭风种在民心中"的愿景。"家乡变得文明,心情变得美好,村民发展精神更加饱满,产业更加充足",先后赢得了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卫八十余和叶红岩的感情。
近年来,永福县将评选生命之星、孝心之星,奖励表彰和谐家庭。县媒体还开设了"孝至永福"专栏,赞颂孝德,致力于给县里上了一堂好"孝老尊"的课。
同时,永福县积极弘扬文学《袁王石》是"廉洁朴实,只是不一个"高尚精神节,塑造了袁立伟"奋斗、爱国进步"的正确价值取向,以及崇山村李吉寿家"难读、廉洁为官"的优秀家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年寒暑假开设"异元开讲"教室,邀请县高考为学生和家长讲学备考,激活乡镇文化,为县城开设一堂好"挨家挨户式"的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永福镇曾村充分运用了"好一课"的表现加成,利用"话亭"开展了各种复习活动,实力为村民上了一堂很好的"道德评价"课。
唱"好戏"培养人风
从抗贫攻坚开始,永福县充分利用乡村舞台,以民间色彩基调为载体,以"唱'好戏'"为演出目标,推出了编排的《永福风味》和《脱贫》两种色彩曲调曲目,展现了永福人温暖好客的形象, 良好的家风、简约的民风和和谐的乡村风情,体现了永福县立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不仅如此,永福县还将在"毛江之夏"彩秀、"彩调周歌唱"活动中精选优秀戏剧走进校园,走进乡村,让基层艺术布艺道德教育,启迪百姓,力量唱出"精彩剧",培养人民作风。
同时,永福县彩团每年都会开展"送文艺品下基层"文明实践惠民表演活动,大力支持优秀传统文化色彩的传承和发展,为文明乡村风情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小时候喜欢唱几首曲子,现在老了喜欢听彩色曲调,搬出去的时候很少听到,真是太好了!""平陵落户居民傅春燕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