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1912年,辛亥革命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推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随着倒塌。对于晚清贵族而言,享受人上人的时间已经宣告结束,即将面对一个全民平等的时代。

对此,最为不习惯的当属爱新觉罗一族。溥仪虽是被迫坐上皇位,但在被逼着退位之后,他还是感到了极大的人生落差。从万人之上到沦为平民,巨大的落差使他再次走上了不归路。即便是当个傀儡皇帝,他也决心再次坐上龙椅。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这是他人生最为错误的决定,倘若当时坦然接受成为平民的命运,溥仪的人生或许可以免去很多苦难。日军投降之后,溥仪惊慌出逃,随后被关押在国外好几年再辗转国内看守。等到有幸被特赦时,已来到了1959年。为了多当几天皇帝,他最终多吃了十年牢饭。

相比之下,爱新觉罗一族的另外一个人,面对人生转变时倒是非常坦然。家族没落之后,他看准商机在京城里蹬起了三轮车。靠卖气力活了大半辈子之后,他成了京城内出了名的车夫。现如今,他高调收费一小时150元,找他拉车的人却依然络绎不绝。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会讲故事的车夫

在北京城内,有一位出了名的三轮车夫。多年来,他在京城内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别人拉车纯粹是靠力气赚钱,而此人却是个文化人,在赚拉车钱的同时,还兼给人讲故事赚钱。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之后,如果要请此人拉车讲故事,已经需要支付一小时150元的费用了。

拉车能拉出这么高的价钱,车夫的本事自然是不一般。坐上车夫的车在京城里走一圈,会发现他对于任何一条胡同的故事都了如指掌。讲述的故事又并非都是书里照搬来的,而是结合了多年的生活实际,才将一条条胡同的历史讲活了。

以至于,即便是报上一小时一百多块的高价,来请他拉车讲故事的人还是排起了长龙。这还是一门需要双方认真对待的生意,倘若来人坐车听故事,却听得兴趣乏乏的话,车夫也要不欢喜了,便请人下车请回。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这样傲气又特殊的车夫,究竟是什么来头?

这个人的特殊之处在于,他本身的身份,就很有历史特征。他名叫安林,看似普普通通没有任何特别,却偏偏冠上了“爱新觉罗”的姓。这并非是为了出名的噱头,早在几十年前第一次拉车时,安林就不曾隐瞒曾经的皇族身份。

他的父辈是清朝的王爷,只可惜赶上了王朝覆灭的时代。来到安林生活的这一辈时,家里早已是平民,靠父亲做工为生。

等到自己成家之后择业,安林没有再像父亲一样做一个安分的木匠,他瞄准了京城里的另外一个商机—蹬三轮车。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不辞辛苦的三轮车夫

安林第一次决定上街蹬三轮车时,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交通非常落后的年代里,出行坐三轮车还是人们的第一选择。安林看准了这个商机,认为是赚钱的好机会,便花大价钱去买了一辆三轮车。

当时为了买车,还花掉了他不少的积蓄,但显然安林是一个有着长远目光的人,在第一天出车之后,他几乎就将成本差不多都赚了回来,比起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他的钱赚得要容易些许。

起初安林也像其他人一样单纯卖力气,毕竟是拉车,埋头苦干曾经是最好的方法,安林的成功来自于他的天生健谈,在偶然一次与顾客拉家常时,他一时兴起给对方讲起了历史故事。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原本只是为解解闷,可不曾想使得对方十分满意,最终给钱时,还多给了他许多小费。安林原本就很有生意头脑,在这偶然的收获之后,他也开始了全新的尝试:将讲故事也作为收费的一部分。

三十多年前,专门为听故事而去坐车的人终归还是比较少。安林便一边专心拉车,一边找机会赚文化钱。等到如今,北京老胡同的记忆逐渐被淡忘,这个车夫所讲的真实故事,倒是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如今去到北京城游玩的人,大多也要跟跟潮流,去听听车夫讲的故事。即便他要价一小时一百五十元,还是天天有好生意。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自此,拉了38年的车夫体力活,也开始有了明显的转变。人们更当他是一个文化人,一个懂得老北京故事的文化人。

除了他之外,爱新觉罗一族中,也有人在清朝覆灭后干起了拉车的工作。但和安林相比起来,此人的醒悟要晚了十几年。

从骄横公子哥到黄包车夫

1912年之后,所有爱新觉罗皇族的人,面对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即便是贝勒爷,也不得不面对自己手中已再无权力和大量财产的事实。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但在最初,清朝末代多罗克勤郡王晏森可不肯接受现实。他还是习惯了整日无所事事的公子哥生活,即便已明知没有了当初的生活条件,他还是不肯老老实实地改变生活方式。

起初为了继续支撑自己奢华的生活,他甚至开始变卖家产。先是古董花瓶,再是文玩字画。但是,这依旧不够晏森的开销。倘若不是大清已经亡了,旁人还要以为他依然有着富裕皇族的财力支撑。等到逐渐坐吃山空之后,晏森才逐渐从生活的窘迫中开始醒悟,是时候要去找另外一门营生了。

和安林的选择差不多,在没有什么生路的情况下,他首选了拉车的体力活。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就这样,曾经不可一世的贝勒爷开始面对现实,在城里拉起了黄包车。可惜,由于他并不低调,在拉车的同时,还一直在透露自己昔日的风光。

1931年,不知何人将晏森曾是王爷的往事揭露了当初,还登上报纸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时间来看热闹的人也非常多。毕竟是昔日王爷沦落为黄包车夫的落魄故事,大多数都是赶来看笑话的,真正敢再让王爷拉车的,却变得非常少了。

这也使得他好不容易做起来的生意毁于一旦,成了网红之后,旁人也不敢像平常一样找他拉车了。虽然清朝早已结束,王爷只是一个过去了的虚名而已,但找王爷来拉车,很多人也只是当个笑谈罢了。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人称“京城第一车夫”,收费1小时150块

小结:

晏森和安林最终结局的不同,还是被虚名给害了。说起晏森拉车时,也是有着自己的本事。安林能讲故事,而他则会说英语,因此有了很多外国客人。其他车夫面对外国人时连连摆手,所以只要有外国客人时,晏森不必去争,也自然是外国人们的第一选择。可惜,他的财路,也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受了影响。

当面对生活困境的时候,最佳的办法便是去面对,而不是以另外一种方式逃避。大清亡了,自然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根本不存在天因此而塌了的情况。

若像溥仪一样,不能接受生活突如其来的巨大变故,最终只会走入一个更加艰难的结局。复辟帝制是一个愚蠢的做法,溥仪不该为日本的傀儡皇帝,帝制也无法在新时代死灰复燃。

皇亲国戚做不成,在新时代的北京城里,当一个拉着客人走街串巷的车夫,再讲讲过去的辉煌历史,也不失是一件快活事。安林的坦荡和无畏,倒是促使他成了一个了不起的车夫。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遭遇从皇亲到平民的巨大变故之后,安林还能如此坦然,倒是该让那些不能认清现实的复辟皇族觉得羞愧了。如此在偌大的北京城,再听听安林讲的故事,或许就能明白这个昔日皇族转化成平民后的人生态度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