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时期有科举制度吗?如果没有,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呢?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以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作为考量人才的标准。这就让官吏的选拔具备了可操作的前提,于是察举制便正式确立了。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三科,举孝廉,举秀才和举贤良方正。

所谓举孝廉就是由各郡的太守从本郡内选拔出孝敬父母清廉勤政的人才出来做官。人口不满十万的郡每三年举荐一人。不满二十万的郡每两年举荐一人。二十万人口以上的郡每年可以举荐一个人。

三国时期有科举制度吗?如果没有,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呢?

人口达到四十万以上的大郡每年可以举荐两人。每年全国产生的孝廉看似数量不多。但是这已经是平民入官场最主要的途径了。

三国时期的曹操,袁术,公孙瓒,荀彧,贾诩等人都是通过孝廉进入仕途的,举秀才就是指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官。到了东汉为了避光武帝刘秀的讳,秀才改名为茂才。与孝廉相比,茂才的选拔标准更为苛刻。孝廉由各郡推举,茂才则主要为州举。每年各州刺史或州牧可以在本州内推举一位茂才。朝中的三公每年可以推举一位茂才。

三国时期有科举制度吗?如果没有,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呢?

东汉全国只有十三个州。再加上有推举权的司隶校尉和少数王公,每年产生的茂才人数其实非常稀少。因此能当上茂才的大部分都是已经为官多年的现任官吏。凭借茂才的出身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普通人想要通过茂才入仕,简直难于登天。

虽然全国每年也出不了几个茂才。但是三国时期还是有牛人的,比如张昭,张昭并非出自顶级的名门世家。但是却凭借着一手好字和满腹的才学成为远近闻名的高士。年仅二十岁便被彭城国相举为孝廉,前途可谓一片大好。

三国时期有科举制度吗?如果没有,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呢?

可是张昭却一点都不稀罕,将这全部仅有的一个名额给让了出去,几年后张昭的名声更加响亮。身边经常高朋满座。其中包括琅琊名士赵昱,东海名士王朗和广陵名士陈琳在内的很多名声已经如雷贯耳的高士,甚至连当时的徐州刺史陶谦都对张昭仰慕已久。拿出了每年仅有的一个名额上赶着将他举为茂才。因为数量稀少,所以朝廷对茂才出身的士人往往极为重用。可没想到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竟然再次被张昭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弄得陶谦很没面子,他认为张昭蔑视自己。

三国时期有科举制度吗?如果没有,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呢?

因此恼羞成怒地将张昭抓了起来。幸亏得到了朋友的帮助才得以逃脱。跑到了江东。孝廉和茂才都属于常科。除此之外还有不定期开设的特科。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贤良方正。大部分都是在发生了天灾之后由皇帝在学子和现任官吏中选拔能力贤良和人品方正者,授予官职。三国时期出身贤良方正的比较著名的就是刘焉,刘焉先是因为宗室身份做了郎中。因为不是近支宗室,所以没有过硬的出身,官是做不大的,多年后,刘焉才被举荐为贤良方正。

三国时期有科举制度吗?如果没有,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呢?

从此官运亨通 一发不可收拾,历任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高官,这才积攒了出任益州牧的资本。在两汉被察举人才中,现任官吏的占比始终维持在四分之三左右。本来每年全国就这么点名额,还要被那些已经做了官的人占去一大部分,因此普通人想要直接通过察举入仕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国时期有科举制度吗?如果没有,是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的呢?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剩下征辟了,征辟就是皇帝或者官员们在社会上征召属吏,皇帝发出的邀请叫征。官员们发出的邀请叫"辟",合称征辟。与孝廉,茂才和贤良方正比起来,征辟就不算什么正经出身了。但是好歹也是一条出仕为官的捷径。三国时期通过征辟步入官场的名人有很多。比如董卓,因骁勇好战而被当时的凉州刺史成就。征辟为从事,比如刘表,受大将军何进的征辟成为掾属,再比如司马懿,官渡战后,曹操以司空府的名义,征辟司马懿出来做官。但是司马懿却装病不去。赤壁战前,曹操已位至丞相。

于是再次以丞相府的名义征辟司马懿做了文学掾,再就是陈群,当时刘备被曹谦表为豫州刺史,在小沛吞兵,第一时间便征辟颍川名士陈群做了别驾。不过这段经历对于陈群来说,只能算是实习,陈群出身于名门望族,"颍川陈氏"肯定不愁没官做,他看不上刘备的出身 ,刘备败逃以后,他也就不再追随了。很快便被察举为茂才。担任了曹操手下的西曹掾属。算是补上了出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