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提示:匈奴人是华夏民族,不仅在史籍里、文物里,我们还希望这一点能更加有力地出现在地图里。可以看到,高勒毛都的“匈奴龙”与“中国龙”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近日,美国考古杂志《Archaeology》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与我国相关的,除了在甘肃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中发现古人类丹尼索瓦人化石这一成果入选外,中蒙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发现名列其中。

2017年7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考古学系组成的中蒙联合考古队开始在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工作。据中方考古队执行领队周立刚说:“这一墓地上以往曾经出土有汉王朝赠与的马车,玉璧和铜镜也是典型的中原物品;玻璃器显然是通过丝绸之路传过去的罗马器物;陶器和金银装饰品则是草原文化产物。在这里我们能看到西方文化、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2000年前的交汇,这也是我们选择在此开展联合考古工作的原因。”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兰州晨报》综合了这次考古的相关报道,截至2019年8月,联合考古队完成了编号M189和M10的两座匈奴贵族墓葬的清理工作。其中,M189出土的一对鎏金银龙、玉带钩,M10出土的玉剑彘、金冠形饰等器物均为同类墓葬中首次发现。尤其是单体龙形器物,在中国同时期遗存中也十分罕见,这些银龙可能是某种容器的把手。另外,墓葬中还随葬有马车、15个马头和19件银色马饰,每一件马饰上都雕刻有一只似马似羊的神兽。

匈奴这个民族在历史上扮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即是传承与连接东西方文化,不仅有着枢纽的意义,也起了让东西方文化在其控制区域内交汇融合的作用。我们格外留意此次出土的龙形器和似马似羊的神兽,这不仅说明匈奴人上崇拜龙的,而且也证实了龙在匈奴境内的形成过程。如果龙形器是成型的龙,那么,似马似羊的神兽或盛载着龙在匈奴人那里逐渐形成的过程。这一点,也恰恰佐证了东汉思想家王符的说法——龙有“九似”的说法: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也说明,我们这个民族以及文化是多元共融的。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其实,在匈奴人墓地出土龙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早在1924年,考古学家就在乌兰巴托北约100公里处的诺颜山匈奴墓葬,发现了“龙”,用丝线绣成,被称为“西龙腾飞绣”。不过,那是一条西方式的“龙”,首伸向后,扬尾向前飞翔。“龙”的四爪造型奇特,其双肩绘有一对奇特的短翅,与中原的蛇身龙很不相同。龙四周为角形图案,画面四周为三角形、圆形图案(见林干《匈奴通史》,如上图)。

如果说,诺颜山匈奴墓葬的“龙”是西方龙,那么,高勒毛都匈奴墓葬的“龙”更接近于中国龙。而这与我国古籍中记载的匈奴人崇拜龙(比如,他们把自己的王庭叫“龙城”,传说是在修建王庭时,两条龙从天而降),一起证实了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的第一句话: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也就是说,匈奴人是华夏民族,至少其统治阶层是华夏民族,和汉族人是同一祖先。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再来说似马似羊的神兽。和这件文物一样,有着多种动物图案的文物还有一件,很有名,被专家称为匈奴王冠或者胡冠。它于1972年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分为冠顶和冠带。冠饰呈半球体,其上浮雕四只狼和四只盘角羊组成的咬斗图案。在半球体的冠顶上立一展翅欲飞的雄鹰,做俯视状。整个冠饰构成了雄鹰俯视狼羊咬斗的画面。冠带由黄金铸成,左右两边靠近人耳部分,两端分别做成卧虎、盘角羊和卧马的浮雕图案。既能反应匈奴人的生产生活,也有图腾崇拜的影子。胡冠中的动物图案和高勒毛都似马似羊的神兽一起,有力地说明了“匈奴龙”形成的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也在龙有九似的说法证实了它与“中国龙”的“血缘关系”。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匈奴人是中华民族,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历史课题,通过上述这些文物,人们有理由相信,2000多年前,司马迁写《史记·匈奴列传》不是靠着个人的想象胡说的。作为史太公,司马迁对匈奴人的记述是客观真实的,且是有格局和高度的,倒是我们今天一些人有意识地将匈奴人划分入“异族”的序列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想讲得过多,就拿两张台湾省版的地图来说说。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这两张地图分别是西汉与唐朝的版图,人们不难发现有个现象很奇怪,即是唐朝的疆域囊括了突厥,但汉代的疆域却没能把匈奴包括进来。这里面虽然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唐朝当时在突厥的区域里有驻军,确实形成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汉朝也不差,西汉让南匈奴投降了,东汉又让北匈奴灭国西迁,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把匈奴的区域也划入汉代的疆域呢?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仅是台湾省,大陆的地图大约也都是这样的。我们分析,这不可能是“心理作怪”那么简单,可能还有一个对于“中国”一词的理解问题。“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中国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之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在古代地理范围意义上的中国,是指古代的中原地区,它的意思是京师、首都。就是说,古人认为,当时世界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中国,中心之国,其他的都被称为“五服”,即是以天子为核心根据距离和亲疏画五个同心圆,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成为甸服(帝都),环绕天子建立起来的列国为侯服,侯服之外是被征服的中国人的国家为绥服或宾服,其外是要服和荒服。

匈奴人是中国人?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为这一说法增添文物证据

与五服论相匹配的制度为朝贡,其频率根据亲密程度而大有区别,甸服每日朝贡,侯服按月,绥服按季度,要服按年,而荒服则只朝贡一次(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第二版)》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3月)。还有就是古人认为甸服(帝都,即中国)是最先进和文明的,因而把离中国较远的、相对落后的地方称为蛮夷之地。匈奴人虽然也在蛮夷的序列里,但古人没有说过他们是“外国人”,面对历史、面对两千多年的《史记》,人们都应该好好学学司马迁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

匈奴人是华夏民族,不仅在史籍里、文物里,我们还希望这一点能更加有力地出现在地图里。可以看到,高勒毛都的“匈奴龙”与“中国龙”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文|路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