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放军从南打到北,两个月攻不进城,最后用1万斤炸药炸开城门!

1948年春,解放军集中5.3万余人的兵力发起了临汾战役。

可是,这个临汾城很难打,自3月7日围住这座城后,解放军5万余人从城南打到城北,一直都没能登上城头,更别说打进城了。

这个临汾城有多难打,可见一斑。

解放军从南打到北,两个月攻不进城,最后用1万斤炸药炸开城门!

其实,临汾城在历史上就以难攻出了大名:明朝末年,李自成带兵从北关攻城,没打下来;清朝捻军从南关攻城,也没打下来。为此,临汾获一绰号:“卧牛城”。

解放军攻不下临汾城,城内之敌也打不出来。双方打打停停,对峙两个多月。城外倒好,除了攻城不下外,有吃有喝。而城内的守敌却被困得物资严重缺乏。敌守将梁培璜每日声嘶力竭地向太原阎锡山求援:

“弹粮殆尽,要求空投手榴弹两万颗、粮食一万斤, 否则无法再支持!”

在守敌中,以第30旅官兵生活待遇最高,但城一围困,两个月都吃不到油了。城内7000多名伤兵无药治疗。2.3万守军士气低落,普遍流传着“三怕”“四死”,即怕冷枪,怕城墙上攻,怕坐“土飞机”;反扑被打死,守城被炸死,后退被督战队杀死,消极怠工被处死。但是,守敌虽已山穷水尽,还是拒不投降。

解放军从南打到北,两个月攻不进城,最后用1万斤炸药炸开城门!

久攻不下,解放军攻城总指挥徐向前一赌气,说:“胡子白了,也要把临汾打下来!”

如何打下临汾城?——关键是要攻进临汾城内去。

那么,如何攻进城内去呢?

徐向前决定由八纵23旅在东关大挖坑道,以坑道秘密接近敌人的坚固城墙。

为此,23旅旅长黄定基亲自带着工兵去挖“破城大坑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5月16日,23旅的“破城大坑道”完成了。黄旅长决定连夜装炸药。天刚黑,下起雨来了,部队冒雨装药。从炸药库到坑道口,排了一条300多人的队伍,往坑道里传送着炸药。黄旅长也在坑道口传送炸药。5月的夜雨,飘洒在脸上,仍是凉冰冰的。黄旅长脱下身上的棉衣盖住炸药包,免得被雨淋湿。其他战士见状,纷纷仿效。

23旅一夜工夫,就在“破城大坑道”的药室里装上1.24万斤黑色炸药,另一条坑道的药室里装了6000斤黄色炸药。

于是,前方指挥所决定5月18日总攻。

随即,指挥所就改变了决定,提前一天登城!

原来,坑道部队发现敌人也在向外挖坑道,挖进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靠近“破城大坑道”了,因此,前方指挥所决定提前一日攻城。

17日15时,总攻临汾城开始了。前方指挥所集中了五门山炮、四门野炮向临汾城大东门的城墙进行轰击。但是,轰击了整整两个小时,城墙太厚,还是没能打开登城缺口。守军得意洋洋,炮火一停,就伸出头在城楼上大喊:

“炸呀炸呀!你们炸不倒我们!”

解放军从南打到北,两个月攻不进城,最后用1万斤炸药炸开城门!

17时起,八纵以平射炮对着大东门以北至第二突出部城墙上的敌火力点进行摧毁。八纵本准备在攻击前半小时再以曲射火器对城内及内壕外的地段施以猛烈射击,扫除突击队登城后向纵深发展的障碍。但是,由于敌守军在城墙上大喊“炸呀炸呀,你们炸不倒我们”,八纵23旅突击营的战士们一恼火,提前在“破城大坑道”药室里点了火。

“轰隆——”

一声巨响,1.2万斤炸药的响声如同天崩地裂,硝烟散尽,敌城墙被炸开了一个大缺口。

解放军从南打到北,两个月攻不进城,最后用1万斤炸药炸开城门!

八纵23旅的中央突击队——第69团立即冲过突破口,只花不到一分钟,就登上两个月都攻不上的临汾城头!然后,他们向着城内奋勇突击。

当晚24时,临汾全城的战斗结束,2.3万守敌被解放军全歼,阎锡山的守将梁培璜也被活捉。

临汾战役历时72天,这一次以1.24万斤炸药,终于炸开了明、清两代都打不开的“卧牛城”,徐向前指挥的临汾之战,改写了历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