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彭大将军的另一面-“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是对彭德怀元帅形象最经典的写照。

彭老总脾气火爆,不苟言笑,令人敬畏。

著名作家丁玲在《速写彭德怀》一文中就坦诚地写道:“我们是怕他的……”。

彭大将军的另一面-“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以下文字就是丁玲对彭德怀的描绘:

“他的脸色是看不清的,因为常常有许多被寒风所吹裂的小口布满着……

“昂奋的心都会在他那种最自然诚恳的握手里显得温柔起来。”

丁玲还婉转地表达大家对彭德怀的看法:“有些时候他的确使人害怕,因为他对工作是严格的。”

相当多的将领都“领教”过彭德怀的暴脾气。

比如,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第38军没有按时达到制订的穿插地域,贻误战机,让美军跑了。

38军军长梁兴初因此被彭老总骂得“狗血淋头”。

不过,当梁兴初卧薪尝胆、第38军一雪前耻之后,彭老总对他们的褒奖也是毫不吝啬-38军万岁!

彭大将军的另一面-“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在《红星照耀中国》里,埃德加·斯诺曾这样介绍彭德怀:

“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

在斯诺的印象里,“与大多数严肃缄默、喜怒不形于色的高级将领不同,彭德怀是一个是有着厚嘴唇、大嘴巴、身材魁伟、性格开朗健谈的人。”

“彭德怀无疑是一个坚强的战士,但在他坚硬的外表下面,却有一颗温暖的心。”

“你能感觉到,他以一种独特的令人感动的方式真诚地热爱着他的军人。”

斯诺的感觉一点不错,彭德怀元帅就是一个外表冰冷、内心火热,特别重感情的人。

当年,在遵义城下,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不幸牺牲,彭老总抱着老战友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心如钢铁的彭老总这样伤心落泪,许多战友是第一次看到。

彭大将军的另一面-“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熟悉彭老总的人都知道,在彭老总手下工作,你的级别越高,资格越老,担负的责任越重,彭老总对你的要求也越高。

对此,“六星上将”洪学智深有体会。

怎样避免“挨骂”?

“你把该做的事情做好了,这个很重要!”这是洪学智将军的“经验之谈”。

洪学智将军曾经当过志愿军副司令员,他艰难地扛起了全军的后勤保障重任。

彭老总对洪学智的工作成就非常满意,因此,彭老总会亲昵地称洪学智“洪大个子”,甚至直呼其外号-“洪大麻子”。

彭老总就是如此豪放,可以算得上胆气超人,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

殊不知,他也有“害怕”的事情。

1952年3月,著名作家巴金发表了一篇文-《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

彭德怀看到文章后给巴金去信,希望他将“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

另外,彭老总还写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

显然,彭老总有“战天斗地、挑战美帝”的胆魄,却不想被“高高捧起”。

正如彭老总所言:“我们革命干部要像扫帚一样供人民使用,不要像泥菩萨一样让人民恭敬我们,抬高我们,赞颂我们,害怕我们。”

事实上,在一般干部和普通战士的眼里,彭老总并没有那么“可怕”。

他会和部下一起比赛爬山,和参谋部的医生比赛吃瓜,观看演出时,他会将自己的棉衣披在旁边的小战士身上。

反围剿期间,红三军团曾经发生过一件“天大的事”。

那一天,红军经历了一场恶战,刚刚撤出战斗。

因为战斗结果不理想,部队伤亡很大,所以,战士们情绪消沉,火气大,又疲惫不堪,一个个东倒西歪就地休息。

时任红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大声催促战士们停止休息,继续转移。

彭大将军的另一面-“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这时,一位斜靠大树,心里有气的战士突然站了起来,举起拳头,对着彭德怀的胸口就是两拳。

彭德怀挨了两拳,当时只是愣了一下,却并未发火,而是继续向前走去。

不一会儿,几位红军战士押着那个打人的战士追了上来。

那位战士这时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刚才挨了自己两拳的老兵居然就是彭军团长。

他吓得浑身哆嗦,一个劲儿地认错、解释。

那个战士的连长向彭军团长请示如何处置?

彭德怀拍拍那个战士的肩,淡淡一笑,对连长说道:“算了,放了吧。”

战士居然拳打了军团长,这件事情刚刚发生时,指战员们都被惊呆了。

可是,他们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处理结果。

彭军团长的宽宏大量让战士们深受感动。

这就是爱兵如子的彭大将军。

长征中,他把骡子让给战士骑,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分给部下一半,还打趣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见面分一半嘛!”;

青化砭大捷后,地方上的同志给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送来一些炼乳。

彭老总没给自己留一罐,除了送给伤病员之外,其余的都倒进了开水锅里,让战士们都能够喝上一口;

在北上三边、穿越苦水沙漠时,战士们干渴难耐,嘴唇燥裂。

有一个小战士病倒在路旁,彭老总连忙下马,亲手将小战士扶上战马,又将自己最后的一点水留给了小战士;

彭大将军的另一面-“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朝鲜战场上,彭老总时常下部队看望战士。

他曾把棉大衣送给站岗的战士,把自己的毛毯悄悄盖在伤病员身上;

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彭德怀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包括参谋、通讯员、炊事员都平等相待,和蔼可亲。

他不喝酒,不吸烟,除了看书和下棋以外,没有任何个人嗜好。

他收养了一批烈士遗孤,还用自己的津贴买纸、买笔,安排身边的战士学文化,给他们请老师,甚至亲自为他们批改作业。

彭老总经常去部队调研,他对部队领导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要尽可能和士兵在一起”、“要多为战士想想”。

他常常告诫干部:“不做坏事,不贪污腐化,不扰民。”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彭老总主持中央军委日常,他拒绝乘坐高级轿车,一直坚持使用原来的旧汽车。

彭大将军的另一面-“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在彭德怀看来,“升官发财搞特殊,这是国民党的传统。共产党人不能学他们!”

丁玲在《速记彭德怀》一书中最后写道:“我们是怕他的……但是,却会更爱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