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虎将如云,十几个纵队司令员,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风云人物。
其中,万毅将军是比较特殊的一个。
他曾经是少帅张学良的副官,抗战胜利后,万毅是最早领兵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将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万毅是东野职务变动最频繁的将领。
东野总共有十二个步兵纵队,一个特种兵纵队,万毅一个人就当过五个纵队的司令员。

1929年,万毅考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
少帅一高兴,奖给万毅一块怀表、一把指挥刀。
东北易帜,少帅当上了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万毅也跟着“水涨船高”,一起去了南京,升至中校团副。
西安事变后,少帅被囚禁,万毅也跟着一起倒了霉,坐了牢,直到全面抗战,万毅才得以出狱,重回军队。
1938年,万毅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场,万毅身先士卒,勇猛杀敌,一点都不含糊。
在南京保卫战中,万毅所部几乎全军覆没,自己好不容易才逃出了南京。
几年后,万毅又一次被关进了大牢,国民党给他定的罪名是“跟共党走得太近,有通共嫌疑。”
万毅走投无路、冒险越狱,居然成功地逃到了我滨海抗日根据地。
后来,万毅受中共山东分局的指派,重新回到东北军,出任新111师副师长、师长。
1944年10月,万毅奉山东军区命令,带着新111师官兵投奔八路军,被改编为八路军滨海支队,万毅担任了滨海军区副司令员兼滨海支队支队长。
1945年8月,主席在20天内连发三份电报,亲自点名让万毅向东北开拔。
在主席看来,万毅来自东北,在东北有广泛的人脉,率先抢占东北,没有人比万毅更合适了。
对万毅来说,打回老家去,这是梦寐以求的夙愿,责无旁贷,无上荣光。
几天后,万毅率东北挺进纵队紧急开赴东北。
这是万毅第一次担任纵队司令员。
挺进纵队开赴东北途中故事连连。
部队出发时,整个纵队只有3000多人,万毅一边走,一边还在犯愁:去东北后该怎么招兵买马呢?
没想到,部队路过胶东时,许世友司令雪中送炭,慷慨地拨给万毅400多人。
部队进入东北后,迎面遇到了一支苏联红军。
一位苏军军官看着万毅的破布鞋,不无调侃地说:“就凭这双鞋,将军能够走到东北吗?”
万毅笑了笑说:“您尽可以放心,就算光着脚,我也能走到东北,不信你就等着瞧。”
万毅到达东北后,招兵买马,剿匪,开展群众工作,迅速就在东北站稳了脚跟。
1946年1月,东北挺进纵队被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万毅担任司令员。
这是万毅第二次担任纵队司令员。
在天寒地冻、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万毅率部与陆续开至东北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战。
在此期间,第七纵队与国民党军打了近30场仗,歼敌5700多人。
第七纵队后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4军,邓华是44军首任军长。
1946年8月,东北民主联军组建第一纵队,万毅改任为第一纵队司令员。
这是万毅第三次担任纵队司令员。
一纵是东野大军的第一主力部队。
万毅统领第一纵队后,参加了三下江南作战。
一下江南,万毅率部跨过冰封的松花江,歼敌颇丰,受到林总的表彰;
二下江南,万毅所部依旧战果辉煌,战士们还俘虏了两个美国顾问;
三下江南,万毅统领第一纵队,一口吃掉了国民党大半个师。
1947年5月,万毅遇到了一个难题。
年初,东北野战军召开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林总亲自找万毅谈话。
林总有意让万毅和松江军区司令员李天佑对调。
因为此时解放军的兵力大增,武器装备也大有改观,部队开始从小规模作战转为大兵团作战。
为让部队尽快进入状态,东野决定调整一纵的领导班子,让在苏联学习过大兵团作战的李天佑担任第一纵队司令员。
“无敌上将”李天佑参加过广西百色起义,先后担任过红七军特务连排长、副连长、连长。
因为勇猛善战,尤其擅打硬仗、恶仗,红七军邓政委曾经这样点评李天佑:
“这个小鬼头,还不到16岁,就这样凶!到26岁、36岁,那还得了?广西军阀没得混啰!”
李天佑当时的年纪不大,思想却早熟得很。
他曾经在群众动员大会上说:“父母给我起名‘天佑’,可是老天爷从未保佑过我!老天爷也是势利眼,它只保佑有钱人。”
“事实证明,保佑我、保佑我们的是共产党,是红军。要想找出路,就参加红军!”
大会后,报名参加红军的老百姓竟达1000人之众。
邓政委大喜,又一次赞扬李天佑:“这个小鬼不简单,还蛮有政治头脑呢!”
抗战时期,李天佑参加了平型关战斗,担任第343旅副旅长时,多次参加正太路战斗,建功无数。
代理343旅旅长时,李天佑率部转战于吕梁山区,为开辟晋西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多次负伤,1938年底,中央安排李天佑赴苏联莫斯科治病,同时进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1944年春,李天佑返回延安,被派往东北民主联军任职,先后担任了解放哈尔滨总指挥,后来担任松江军区司令等职。
东野做出李天佑替换万毅的决定后,万毅是万般的不情愿。
长期以来,万毅一直都在前线领兵打仗,已经习惯了紧张的战斗生活。
他向林总表示:即便是降职使用,我也要留在一纵。
林总只能提出另外一套方案,让万毅去步兵学校当校长。
但是,万毅依旧不愿意离开第一纵队。
最终,林总答应了万毅留在一纵的要求,不过,林总让他改任一纵政委。
林总特别提醒万毅:你可以不必管政治工作,你的主要任务就是跟李天佑学正规战、大兵团作战。
李天佑比万毅小了好几岁,万毅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还对李天佑的军事能力有所怀疑。
不过,在后来的日子里,万毅亲眼见证了李天佑过人的胆魄和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对李天佑心生钦佩。
第一纵队在李天佑、万毅的带领下越战越勇,越打越强,逐渐成为东野攻坚克难的一张王牌。
国民党军对万毅彪悍的作战风格心有余悸,哀叹“不怕一万、就怕万毅。”
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后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李天佑是首任军长。
1948年3月,东野决定组建第五纵队。
由谁来出任第五纵队司令员呢?
林总又想到了万毅。
第五纵队参加了辽沈战役,阻击廖耀湘兵团时,这支部队勇猛顽强,寸步不退,打出了虎气、霸气。
万毅果然不负期望,又为东野带出了一支王牌部队之师。
这是万毅第四次担任纵队司令员。
东野第五纵队后来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万毅成为首任军长。
1949年春,万毅的职务再次变动,四野总部一纸命令,万毅被调到第四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担任了特种兵纵队司令员。
这是万毅第五次担任纵队司令员。
当全国解放,硝烟散尽时,万毅离开了前线。
新中国成立后,万毅先后担任中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党委书记、中南军区炮兵司令、解放军炮兵第一副司令员。
1950年,万毅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种兵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第一、二次战役。
1952年8月后,万毅历任二机部副部长、总参装备计划部部长。
1955年9月,万毅被授予中将军衔。
1958年5月,万毅担任国防部第五部部长,负责领导特种部队的组建工作。
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万毅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10月31日,万毅将军因病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