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民间小故事—巧破厨刀案中案「铁蛋故事」

作者:赵铁蛋讲故事

唐昭宗大顺年间,南海郡(现在的广州)已成为南部最大的商品集聚地,珠江两岸停泊着大小商船,熙来攘往,透着一派繁华景象。

民间小故事—巧破厨刀案中案「铁蛋故事」

这天中午,一只满载丝绸的货船,停靠在江边,从船上走下一位少年公子,面皮白皙,穿着雅丽,举止有些轻浮。

他叫钱发,是一位富商的儿子,仗着银钱丰厚,常常宿花眠柳,出入青楼烟花之间。他听说此地女子有南洋风度,与内地不同,便代父来此经商,借机来寻艳。

钱发上了岸,两眼东瞅西望,忽见岸旁一座小上,有一位年轻美貌女子探头窗外,柳眉杏眼,妖艳迷人,钱发顿时心荡神迷,不觉呆在那里,那女子也发现了他,并不回避,且眉目传情,似有爱慕之心。

民间小故事—巧破厨刀案中案「铁蛋故事」

钱发大着胆子对女子说道:“得睹小姐芳容,十分倾慕,小生今晚可否前来拜会,以效风凰于飞,鸳鸯交颈……”

那女子并不生气,也没答话,只微微一笑,并点了点头,关上窗户,进里间去了。

这分明暗示同意幽会,钱发喜不自胜:如此艳遇,干载难逢,回到船上,只恨日头落得太慢。

好容易盼到天黑,钱发胡乱吃了些饭,换上新衣,吩咐仆人守船,便兴冲冲地去了,途中又遇上一个同乡,耽搁了一阵子。

钱发来到那女子的住处,见旁边有一小角门,果然没关,定是给他留着的,心中暗喜,悄悄进去,顺着梯爬上去,见室门半掩,室内无灯,他又以为女子怕家人知道,正在暗中等他,便大胆地摸了进去,小声说:“小姐,我来了……”无人应声,难道她睡着了?

便潜进内室,不料脚下一滑,倒在地上,以为是水,用手一摸,粘稠稠的,一股血腥味直冲鼻孔,再往前摸,躺着个人,好像已经死去,不好!慌忙退出来,下返回船上,连夜开了船。

再说天明之后,那女子的父母迟迟不见女儿下,跑去一看,女儿躺在血泊中,已被人害了,身旁有把菜刀,上边的血早已凝固,断定是凶手丢下的,就带着刀到官府报了案。

当时,彭城人刘崇礼任南海刺史。他为官清廉,察狱明断,为百姓称道。

接到报案后,马上来到现场勘查,顺着血迹来到江边,血迹就不见了,经过调查,得知有一只货船昨夜开走,其中必有蹊跷,火速派官船追赶。

第三天便追上了抓回富商之子钱发,经过审问,他承认了与那女子私会的实情,却矢口否认杀人之事,只得暂时收监。

民间小故事—巧破厨刀案中案「铁蛋故事」

夜深人静,刘刺史拿出受害家人呈送的凶器——那把菜刀,仔细察看,这不是家庭用的普通菜刀,从大小、形状和份量看,是一把厨师用的刀,刀刃锋利,刀面闪亮,不可能是钱发之物,一定与厨师有关,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计。

第二天,刘刺史就命手下人在全城贴出告示,定于某日府中设宴,大会宾客,全城所有厨师都要准时前来参加烹饪献艺。

到了约定之日,厨师们来齐后,刘刺史却传下话来:客人没到齐,改于明日,各人把厨刀留下,明天再来。

厨师们走后,刘刺史拿出那把杀人的刀,悄悄换走留下之刀的其中一把。

第二天,厨师们到齐后,先让他们去认领自己的刀。自己常用的刀,当然都很快认出领走,最后只有一个厨师没有认,他说剩下的那把刀不是自己的。

刘刺史暗暗把他叫到内室,再次让他仔细辨认,剩下的那把刀是谁的,他看了半天,终于认出了,说是李乙的,因他常和李乙搭伙做菜,故而认得。

民间小故事—巧破厨刀案中案「铁蛋故事」

刘刺史叫他不要向外人说知此事,便放他回去了,这边火速派人去捉拿李乙,却扑了个空。又过了几天,仍不见李乙回家,看来是畏罪潜逃了。

刘刺史又生一计,从死囚犯中提出一人,声称是商人之子钱发,连夜拉到街市杀了,并布告四方:他就是杀害小女子的凶手。并派捕快在李乙家附近监控。

再说躲在外地的李乙,听说此案的凶手已经正法,案已了结,便放心地回了家,即刻被抓获。

当他看到自己杀人丢下的厨刀时,没法再抵赖,只得供出作案经过。

原来那天晚上,李乙赌钱输了个精光,走到小楼下,见侧门未关,顿生盗窃之心,便摸上去,那女子正熄灯坐于绣榻之上,等待少年,见有人来,误以为是相约之人,便迎上前去一把抱住。

李乙以为被人捉住,忙抽出随身所带的厨刀,砍死那女子,慌乱中刀落于地,也顾不上再寻,急忙逃之夭夭。

结果,李乙被判死刑,钱发夜入民宅,企图苟合行奸,处以杖刑释放。

民间小故事—巧破厨刀案中案「铁蛋故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