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焦虑中思考,在思考中抉择

作者:记者观察杂志

英国诗人奥登说,这是一个焦虑的年代,一切都令人困惑。他在诗歌《焦虑的年代》中写道:“我们喋喋不休,说东道西,却依旧孤独,活着却孤独,归宿——在哪里?”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事实上,不只是我,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触,面对吵闹喧嚣的世界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某一瞬间依然会觉得孤独,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在情绪极度低落中无所适从,深感焦虑,为了避免焦虑,又开始胡思乱想,殊不知,这样的思考是十分草率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时候的自己往往是极端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不管是个人的心理疾病,还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弊病,绝大多数都是草率思考带来的问题。

曾有过这样一段时间,我突然会在晚上睡不着又一大早地醒过来;会有时话到嘴边却突然说不出来;会把重要的东西放在重要的地方却又把这个重要的地方彻底忘记;会觉得自己被一堆密码淹没。慢慢地,我开始头疼,注意力也变得不集中,有时莫名其妙地想流泪,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惶恐的我连忙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得了焦虑症。在听到诊断结果的那一刻,恐惧让我更加焦虑。虽然医生告诉我,这不是什么大病,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年代,几乎人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倾向。但医生的话并没有安慰到我,反而让我思考得更多,我会不会发展成抑郁症呢,我是不是心理不健康了呢……这些问题让我寝食难安。我每天都困在一个名为“焦虑症”的枷锁里,直到后来我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忙碌中慢慢忘了自己得了焦虑症,于是焦虑症便真的不复存在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焦虑不会从生活中消失,只会消失在生活里。

我的这段经历恰恰印证了斯科特在书中写的 那句话:“生活是一个熔炉,我们在其中历经磨砺,接受改变,锻造灵魂,如果我们固执己见,盲目维护个人的自尊和虚假的正义感,精神成长的步伐便会停滞。”通俗点来说,就是我们都要接纳自己相互矛盾的观念,接受焦虑的自己,然后在焦虑中改变和成长,最后超越自我。

在斯科特看来,超越自我的第一步就是反抗草率的思考。因为草率的思考导致的偏见让人们各自为营,各执一词,自以为手中掌握着真理,为了捍卫所谓的真理,他们互相对立、彼此攻击,造成的焦虑越来越多。对此,斯科特发出了呐喊:“不容置疑的坚信比伪装的谎言更可怕,让社会潜伏了巨大的危险。”确实,时至今日,不论个人还是社会,都面临许许多多难题,而最大的难题在于草率的思考——有时甚至是完全不会思考,或者懒得思考。罗素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过。”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唯一的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拥有独立思考的勇气是一个人最大的资本。也许很多人要花一辈子时间,才能相信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自由。因为在这条自由之路上有许多迷信和阻碍,其中之一就是,一旦成年了,我们就再也无法改变。事实上,我们一辈子都能够改变与成长,即使很小的改变,也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比过去更加明亮。那么该如何独立思考呢?斯科特认为完善思考的核心就是努力接近事实,接近真相。即使真相充满矛盾,令人焦虑、恐惧和痛苦,我们也要有勇气去接纳和承受,而不能把自己囚禁起来,用一层一层的想象包裹自己,作茧自缚,与现实完全脱节。只要深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就是自愈的开始。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只是把自己当做一个从山脚下一步一步向上爬的攀登者。如果能攀上高处被人仰视,当然无比畅快,如果不能,一路的鸟鸣花曳,已深深地饱足过饥渴的心灵。付出的同时也是收获,又有什么可抱撼的呢?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斯科特也在书中这样描写他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心理治疗不是关于快乐,而是关于力量。就算你走完治疗的全程,我也无法保证你会更快乐一点点;我能保证的是,你会感觉更有能力。世界上正缺乏有能力的人,所以当你更有能力时,生命就会给予你更大的责任。你离开诊所之后,也许会为更大的问题担心和焦虑,但是知道自己是在担心更大的问题,而不是斤斤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这就能带来一些快乐与平静。”是的,面对生命中那些或恐惧、或焦虑或烦躁的时刻,最适当的做法就是选择放下。我们无法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必须选择自己的方向。

然而选择是复杂的。生命的复杂在于我们同时是个人、家庭、单位、团体和社会的成员,我们做出任何一个抉择,都意味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做抉择时,我们必须明白哪些是最重要的,哪些是次重要的,哪些可以舍弃,哪些必须保留。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不同的成长和选择,这个选择无关好与坏,关乎的不过是内心的自由意志。很多时候,我们越是纠结,结果越是可悲。在我看来,在焦虑的时候,真正的选择便是忘记。忘记成功或是失败,忘记生存或是死亡,自然地存在,自由地选择,自在地成长,享受这一切的痛苦与美好才是人生的意义。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好像面对一个心理医生的开解, 它把我心里的矛盾、困惑一一挖出来,分析,开解,最终令我释然。斯科特说:“前半生追寻自我,后半生超越自我。”如今的我不过25岁,在我的认知中,后半生离我太过遥远,我能做的就只有追寻自我。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并努力维持这个自我的稳定和尊严。但显然我们的内在还有某种更神秘的力量在引领着我们。这就是灵魂。自我需要尊严,有尊严才能维持自己的边界不受侵犯。但是灵魂却不需要尊严,因为灵魂是不死的,自由的,没有边界。荣格说: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给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巍然不动,万古长青。我突然想起尼采说过的一句话:生命的开始便是迈向死亡的一连串苦难的过程,然后,我们克服一切,重新再来一次,这就是生命。(王亚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