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攀比心总是存在的,年轻的时候事业要比,谁当了多大的官,谁赚了多少钱。生活也要比,谁穿什么牌子的衣服,谁用什么样的化妆品,谁的孩子期末考试考了第几名。可是,等到我们上了年纪,成了一个老年人才明白,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其实是孩子。

两发小,一个打工人,一个年入百万,老了命运却给他们上了一课
老李和老董是同乡也是发小,可是两个人的命运却很不一样。老李年轻的时候,外出做生意,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然后就回家开一个工厂。老董就到好朋友的工厂里打工。一个是老板,一个是打工人,一个年入百万,一个月薪几千,两个人的生活和事业差距是十万八千里。
老李和老董都娶了媳妇儿成了家,两家的儿子也差不多大。老李有钱,送儿子去城里的私立学校上学,教育资源好,爸爸妈妈也很省心。老董的儿子上的是公立学校,学费便宜,但好在孩子非常努力。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李发家致富以后,就和媳妇儿三天两头打离婚,最后婚也离了,孩子也归了老婆。老董一家虽然辛辛苦苦,但是
夫妻感情很好,孩子也聪明、刻苦
。
时光如白驹过隙,几十年的光阴一晃就过去了,老李和老董也都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他们的儿子也都长大成人了。老李离婚以后,没有多久就再次离婚,事业也一落千丈。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经常想要联系儿子,希望去和儿子一家一起生活,想要帮忙带孙子。
儿子说:“你要是缺钱,我就给你一点生活费,来我这里是不可能,我的孩子也不需要你带,我自己带。我小时候,应该你带,你不管,
这会儿倒是想要带孩子,可是我已经不需要了
。”
老董的儿子也已经结婚生子了,他们有时候去城里带孙子,儿子、媳妇也经常带着孩子回来探望他们。
孩子孝顺、儿孙满堂
,
老董的晚年生活是真的很幸福
。老李每当听到老董提到自己的孙子,心里就很难受。
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好好经营家庭,现在落得这个孤苦伶仃的生活,也真是“自作孽”。年轻的时候受点累不算什么,这人上了岁数受罪,那才是真正的受罪啊!
养儿防老已经不老年人唯一的生存方式了,可是,孩子、亲情始终都是我们心底幸福的源泉。如果孩子们承欢膝下,一家人就算是辛苦也是甜蜜的。如果孩子和父母众叛亲离,不孝不悌,有多少钱也是不能化解心里的痛苦的。
孩子和父母的感情不是一天养成的,也不是靠嘴上说说就能培养一个孝顺的孩子的。父母想要晚年生活幸福,还是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
一、夫妻之间感情和睦,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父母经常吵架,对孩子的伤害是致命的。很多孩子长大以后,非常不喜欢和自己的父母待在一起,可以给你钱,但是不要来找我。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
孩子和父母没有感情上的依赖
,孩子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想要逃离那个家,想要远离可怕的父母,在父母身边反而会没有安全感。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会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陪伴和爱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二、父母以身作则,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孩子总是在学习自己的父母。当我们还是子女身份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也是在学习的。
好的家风,会一辈辈传承,我们想要孩子如何孝敬长辈,不如自己先做给他们看吧。在父母正面的引导下,你就能收获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三、父母培养孩子懂得感恩。
父母很爱很爱孩子,可是最后却培养了一个“白眼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父母养育孩子,溺爱孩子是不行的,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一点点成熟起来。孩子只有体会到父母做事情的不容易,才能产生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尊敬长辈、懂得感恩和回报,孩子的品德修养也需要一点点去沉淀。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做孩子要有一颗孝心,我们做父母也要格外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