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缅甸是大清藩属国,为什么在英国吞并时坐视不管?

中国历史上从汉朝开始,就建立了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国家为附属、藩属国的天朝体系。到了清朝的时候,更是登峰造极,但其实西方已经悄无声息的超过了大清,可不断衰落的大清却还是一种盲目的陶醉,这是十分可笑的,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清朝鼎盛时期,周边有19个藩属国,然而随着西方的不断入侵,逐渐打破了情操的藩属体系,周边的小弟时不时的就会来大清告状,弄得清廷是焦头烂额,可清政府这个时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对周边的小弟根本就顾不过来。

缅甸是大清藩属国,为什么在英国吞并时坐视不管?

说起来缅甸和大清的关系并不太好,虽然其他藩属国也并非老老实实,但像缅甸这样不老实的还不多见。

可缅甸毕竟是名义上的藩属国,如果坐视英国入侵而不管,不管是从面子上还是道义上都说不过去。

缅甸是大清藩属国,为什么在英国吞并时坐视不管?

客观说,清政府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但之前法国入侵越南时,清政府不惜与法国一战,虽然最后不败而败,被迫承认了法国的的要求但这只能说技不如人。

那么面对缅甸的沦陷,为什么清政府不管不顾呢?

英国对缅甸的侵略其实要早的多,但早期,缅甸还能稍微抵抗一下。到了19世纪后,英国在东南亚的马来半岛站稳了脚跟,大半个印度也被吞并,这个时候英国开始把侵略缅甸提上了日程。从1824年起,英国开始发动了侵略缅甸的战争。一直到

1886年完成了对整个缅甸的吞并,并将缅甸并入英属印度。英国吞并缅甸之后,清政府提出了抗议,双方开始断断续续的走上了谈判桌。

缅甸是大清藩属国,为什么在英国吞并时坐视不管?

李鸿章曾经公开的讲过,“缅甸自同治末年进贡后,迄今没有进贡,我们现在不管他的事。”所以指望清朝像对待越南那样与英国作战,恐怕办不到。

英国吞并缅甸后,势必会以此为跳板,蚕食中国的西南边境,这是清政府比较担心的。

缅甸是大清藩属国,为什么在英国吞并时坐视不管?

但即便如此,清政府还是比较注重看重名分,所以在谈判过程中,仍然以把缅甸王国的存续和朝贡的继续作为第一条件。

清政府在和英国地谈判中,没有任何优势,始终被牵着鼻子走,就算是曾纪泽恐怕也没有多少底气,而英国吞并缅甸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让英国吐出来是不可能的,只能争取点利益,让清政府面子上过得去。

缅甸是大清藩属国,为什么在英国吞并时坐视不管?

所以在《中英会议缅甸条款》,清政府承认了英国在缅甸的特权,但为了让清政府换回点面子,英国同意缅甸

每届十年“循例”向中国“呈进方物”。

不过其实这个只不过文件上的一句话而已,真实情况根本不是如此,实际上清朝与缅甸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朝贡关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