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朝曾经握有大量马克沁机枪,依旧走向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无不都是站在世界的顶点,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海外的洋人登陆中国这块土地无不是啧啧称奇,这样也是导致了中国人的傲气,在清政府时期的闭关锁国也是让中国的发展弱后与西方列强,固步自封最终只会走向灭亡,弱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痛。而在当时还没有衰败到顶点的大清手里握有数量非常多的马克沁机枪,可是即便如此,大清朝还是走向了灭亡,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清朝曾经握有大量马克沁机枪,依旧走向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

英国人的鸦片摧毁了清朝封锁的大门,当时西方列强各种枪支火力打的清军损失巨大。这艰难一仗也打醒了清军,在清朝末年当时的军队大量的购买西方装备来巩固国内的实力,但是为时已晚,早就已经油尽灯枯的清军即便是拿到了这些装备也避免不了覆灭的结局。当时的清军拥有大量的重机枪,马克沁、加特林,这些即便是在现代都非常有名的武器在当时的清朝也有不少,甚至当时国内的军火制造长也拥有仿制马克沁与加特林的能力,但是为什么可以仿制这么厉害的武器,清军还是打不过外国的军队甚至是在之后的辛亥革命以后走向了灭亡呢?

清朝曾经握有大量马克沁机枪,依旧走向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

原来当时的金陵兵工厂也并没有什么技术人员,想要防止国外先进的机枪,只能依靠购买外国的货回来拆解然后量尺寸制造,各个部位的零件以及所需要的材料,材料的硬度是一点都不了解,就算是了解材料也没有提炼高硬度钢的技术,绣花枕头烂草包。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机枪质量可想而知,而造成这个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李鸿章为了讨好皇帝。

清朝曾经握有大量马克沁机枪,依旧走向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

当时的美国的外交大使访华,向中国展示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威力,如此恐怖的实力让光绪非常的震惊,但是碍于泱泱中华五千年的面子,虽然很想要这个机枪,但是却也是在嘴上不屑的贬低这款机枪,并且声称我大清制造这个机枪轻而易举。这话说出来美国人是肯定不信的,赶忙跟光绪皇帝说明这款武器制造的艰难程度,当时的清政府是绝对没有办法制造出来的。光绪也是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直接回头告诉李鸿章,大清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个机枪你制造出来需要多久。当时的李鸿章哪里敢说造不出来,心里暗暗叫苦,万一真说造不出来,这等于在洋人面前丢了皇帝的面子,这个是非常严重的事情,顶着头皮说,在半年之内一定可以制造出来。

清朝曾经握有大量马克沁机枪,依旧走向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

前面我们也说到了国内的兵工厂连制造机枪的材料也没有办法炼制出来,更别说是仿造一模一样的马克沁机枪出来了。这是的李鸿章可以说是头疼不已,回到家中后,按照马克沁的样子依葫芦画瓢还真仿制出来了,但是就算是样子相差无几,里面的东西可是天差地别,这台防止的机枪甚至连子弹都发不出去,更别说是投入战场了。在这样的前提下,李鸿章也只有硬着头皮从国外买了一架,刷上了大清制造的涂料并且画了大清的图腾在机身上面,光绪皇帝看见之后连连称奇,拨了大批的军款给李鸿章继续制造这样的武器,李鸿章为了不暴露欺君的罪行也是硬着头皮制造了不少劣质的枪支,从而导致这枪到战场上根本就是摆设,经常有炸膛的危险。

清朝曾经握有大量马克沁机枪,依旧走向灭亡,真正原因是什么?

清朝的后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自欺欺人的制造劣质的武器导致清军在战场上再也没有了优势,这样的后果也是注定会让大清朝走向灭亡,我们当代也要引以为戒,虽然现在我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依旧不可以骄傲自满,和平发展不骄不躁才是重中之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