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为何忽略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建文帝?

公元1392年,朱元璋栽培多年的继承人朱标病死,老朱十分伤心,随后他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直接忽略儿子们,将孙子朱允炆立为储君,可以说是创下了历史的先例,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朱元璋做出了这个决定呢?

朱元璋为何忽略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建文帝?

出于对长子的弥补

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承载了朱元璋全部的希望,如今他却英年早逝,出于对朱标的思念和弥补,朱元璋决定从他的儿子中选出继承人,而朱允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朱允炆自小聪明伶俐,深得爷爷的喜爱。在父亲病逝之前,朱允炆又在病榻前悉心地照料朱标,可谓孝心十足。朱元璋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决定将皇位传给朱允炆。

朱元璋为何忽略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建文帝?

天下人需要仁君

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就大开杀戒,疯狂铲除开国功臣,屠杀贪官污吏,为的就是清除皇权的障碍,为后世子孙奠定万世的基业。

到了晚年,朱元璋也明白屠杀并不是一个好的统治手段,天下更需要的是一位仁君,儿子们跟随自己征战沙场,崇尚武力,他们上位之后很可能又延续残暴的统治;而朱允炆善良仁慈,必定可以善待百姓,使天下大治。

朱元璋为何忽略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建文帝?

为了避免内乱

朱元璋迅速地将朱允炆确定为继承人,主要也是为了避免大明王朝发生内乱。

太子朱标坐镇东宫多年,朝中大臣们都支持太子,如果贸然改立其他儿子为储君,不仅有违先前分封他们为藩王的旨意,还会遭到强烈的反对。此时顺水推舟,立朱允炆为储君,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为继承人,本身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朱允炆是小妾吕氏所生,也就是说,朱允炆是庶出的孙子,而朱棣是庶出的儿子,按辈分来说,朱棣更有资格继承皇位,这只能说是朱元璋偏心了。

朱元璋这样的操作也给朱允炆带来了后患。朱允炆在上位之后,因为自己庶出的身份,所以急于削藩,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这才惹怒了朱棣,导致后来发生了靖难之役。可惜了,历史没有如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