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美国自建国以来,始终在观察着美洲大陆以外的地方,尤其是对太平洋对岸的中国十分好奇,相应的,中国也想了解大洋彼岸的崭新国家。中国和美国从鸦片战争后开始接触,百年间,二者有过合作,也有过冲突,总得来说,中美交流的历史如同典型的外交史一样,充满了各种故事。

不过,除了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明线”沟通之外,中美之间其实还有一条“暗线”交流,这就是中餐在美国的传播。中式料理从中国出发,漂洋过海到美国生根,最终靠着味觉的共鸣,帮助中美两国开辟了一条别样的认知之路。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式料理

两个国家的初次接触

19世纪中叶,美国商人为了获取更多财富,开始主动接触中国,但碍于清廷的孤立政策,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交流机会,随着1848年鸦片战争的结束,战败的清帝国不得不放下傲慢的身段,允许外国人进入国境,美国商人和传教士借此机会,大举进入中国。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卫三畏(SamuelWellsWilliams)

在中国游历期间,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SamuelWellsWilliams)撰写了《中国总论》,他详细记录了中国饮食的特点、味道、样式,以及餐桌礼仪。在卫三畏笔下,中国人的用餐礼仪不够卫生,特别是用筷子夹菜给美国人这一点,让他感到十分不适。但在中国人眼中,美国人作为“蛮夷”,既不懂餐桌礼仪,更不懂烹调妙法,做出来的东西粗糙难吃,缺乏文化熏陶。

初次接触,美国人和中国人彼此充满了偏见和误会,这种尴尬的局面,在签署《望厦条约》的时候更是展露无遗。美国特使凯勒布·库欣(CalebCushing,又名顾盛),在和清廷钦差大臣耆英签署《望厦条约》时,吃到了大名鼎鼎的“满汉全席”。顾盛并不知道这种复杂宴席的来头,也不明白耆英“安抚蛮夷”的文化含意。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凯勒布·库欣(CalebCushing,又名顾盛)

双方虽然都以礼待人,然而相处起来却如坐针毡,彼此没有好感。美国人对中餐的铺张浪费感到错愕,而清廷官员也对美国人的不识抬举感到厌烦。条约达成后,顾盛立刻回国,他的见闻在美国广泛传播,从那时起,美国人对中国和中餐充满了厌恶和偏见。

在美国步履维艰的中餐行业

19世纪后半叶,美国西岸发现了金矿,立刻引发了持续的淘金热。很多华人怀揣着致富梦,前往美国淘金。这批前往美国“金山”的中国人,也把家乡的中餐带到了美国。除了当淘金工人,有些中国人另辟蹊径,转而为华人淘金工服务,开起了中餐馆,他们引入了老家的烹调方法,满足了淘金工对家乡味道的需求。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19世纪的美国西海岸

当时的中餐便宜且分量足,不少美国穷人也喜欢光临中餐馆,然而,大部分美国人受卫三畏《中国总论》和顾盛见闻的影响,即便没有品尝过中餐,还是会批评中餐肮脏、恶心,斥责华人不讲卫生。

19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修建太平洋铁路,赴美华工数量大增,中餐文化也随之开枝散叶。随着华人收入的增加,在华人聚居的“华埠(唐人街)”,诞生了不少高级中餐馆,尽管美国人普遍反感中餐,但典雅的餐馆环境,以及极富异域风情的菜肴,还是吸引了不少美国人品尝,也就是从这时起,中餐开始进入美国主流文化。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

由于在美华人大增,引发了美国社会严重的排华情绪。著名作家张纯如在《美国华人史》中总结排华事件时,说道“任何多元族群社会都有潜藏的族群冲突”,但只有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人们才会“将礼貌的面具摘掉”,把仇恨变成暴力活动。1870年开始,美国经济萧条,美国西岸爆发了严重的排华活动,各州纷纷颁布针对华人歧视性法令,彼时由于淘金潮已过,太平洋铁路也大概建成,华工失去了谋生的手段,被迫向美国各地迁徙。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19世纪末的旧金山唐人街

一开始,仅仅是各州颁布歧视华人的法令,188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官方的《排华法案》,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受到严重歧视,无法从事很多行业,只能转行经营餐饮。很多华人由美国西部迁徙到了美国东岸,这个变化让中餐走入了东部美国人的生活,同时,也为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留下了一个窗口。

中餐风靡美国

19世纪末,华人大多数聚居在加州等地,在纽约定居的华人并不多,但随着华人的迁徙,在纽约的华人逐渐增多,他们经营着各具特色的中餐馆。深感舆论恶意的华人,不得不自己拿起宣传武器,纽约第一家华人报社编辑王清福大笔一挥,写了众多关于中餐的报道,挑战污蔑中餐和中国文化的美国媒体,他在文章中以强调中餐的美味入手,不断展现中国文化的多元与典雅,这引起了美国艺术界的关注。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19世纪末的唐人街

当时的纽约有一批特殊的画家和作家,他们崇尚反传统的艺术,拒绝接受西方传统的价值观,企图定义新的社会精神,所以他们十分排斥被捧为“高雅菜肴”的法国料理,反而对中餐十分青睐。

尽管受《排华法案》的影响,美国人对华人十分不友好,但借助纽约艺术圈的影响力,不少美国人短暂地放下了偏见,开始尝试中餐,王清福也借助这个时机,不断向大众介绍中餐的高妙之处,许多中餐馆经营者也因势利导,改良中餐的烹调方法,使得“美式中餐”更加符合当地人口味。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李鸿章访问美国

1896年,李鸿章代表清廷访问美国,他的到来,让中餐风潮变成了巨浪,一举席卷美国。李鸿章在纽约的一举一动,都透过报纸传到了美国的角角落落,记者们详细描写了李鸿章每日吃下的中餐,以及他复杂、讲究的用餐习惯。出于对李鸿章的好奇,美国人产生了一股“追星”心态,纷纷进入中餐馆大快朵颐,不少人成为了中餐的忠实拥趸。

中餐在美国东岸攻城略地,最终乘胜追击,重新打回了华人最初的落脚点,也是排华最激烈,对中餐最不友好的美国西岸。经过改良的中餐立刻俘虏了加州人,他们沉浸在美味、新奇又便宜的中餐中乐不思蜀。虽然还有美国人歧视华人,总与华人故意作对,但他们对中餐的偏见,则藉由餐饮文化的融合而逐渐消退。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20世纪早期的唐人街

到了20世纪,美国实行“禁酒令”,不少人开始“以茶代酒”,于是部分中餐馆取代了酒吧,成了美国人的社交场所。在大萧条期间,美国人普遍囊中羞涩,中餐便宜实惠又美味的优势被无限放大,不少美国人将中餐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有些美国人不仅在中餐馆进餐,甚至回家后开始尝试自己烹饪中餐,他们将美国传统食物,如布丁、三明治等与中餐结合,形成了美国本土化的中餐,从此之后,中餐正式成为了美国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新时代的中餐

二战后,美国中餐行业陷入衰退,便宜实惠等标签不再吸引人,一些华人开始寻求改变,他们顺应美国经济的繁荣,开始主打高端路线,通过整洁干净的用餐环境,以及细心烹调的菜肴,赢得了美国中产阶级的青睐。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的唐人街

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开启了全新的中美关系。尼克松访华的效果,如同当年李鸿章访美一样,在美国掀起了一股中国风,中餐行业借助时代的力量,再次开始“进化”。

当时,美国政府为了缓和此次出访给人们思想造成的重大冲击,避免让人们过渡关注外交细节,于是连篇累牍地报道尼克松在中国享用北京烤鸭等美味的故事,企图用美食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尼克松还没回美国,美国人就按捺不住对中餐的强烈渴望,涌入中餐馆一饱口福。这一次,他们不想吃“美国式中餐”,而只想品尝地道的中国美食。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中餐联盟

中餐馆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将川菜、鲁菜、湘菜等中国菜系适时引入美国,在70年代的经济萧条环境中,中餐馆异军突起,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更加繁荣,很多美国人喜欢的中国菜,例如“左宗棠鸡”等,就是在这个时候面世的。随着中餐馆的普及,以及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一些美国人开始摒弃以往的偏见,用正常的眼光看待中餐、中国和中国文化。

中餐与中美关系

不同文化的人群相处时,总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和观点的分歧。美国人对中餐的认识,从19世纪中叶与清帝国接触开始,经历了厌恶、排斥、尝试,一直到最终接受,这不仅反映了双方饮食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是两国文化的逐步了解和沟通,我们甚至可以说,中美关系是“不吃不成交”。

不吃不成交:中餐的传播对中美文化交流的影响

吃中餐的美国年轻人

中餐,不仅仅填饱了华人和美国人的肚子,同时也见证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在上百年时间中的谅解和融合。中餐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证明了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接纳是可能且可贵的。当然,从长远角度看,回顾中餐在美国的发展,让我们得以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观察了历史,丰富了两国文化交流的内涵,对厘清近代历史是一个良好的补充。

参考资料:

《美国华人史》张纯如

《中美关系史》陶文钊

《美国史》艾伦·布林克利

《美国华侨华人寻梦今昔概说:1840-201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