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韦小宝原型,代表清朝出使俄国,与女王在床榻上签下条约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此句诗句来自清朝史学家赵翼之口,而一本出自他之手的书籍《檐曝杂记》中就有这么一位“才人”,牺牲了自己的三年时光,换取了大清百年的和平岁月,他就是《鹿鼎记》中韦小宝的原型御前侍卫托硕。

在金庸老先生的笔下,韦小宝逃难到俄罗斯,偶遇了索菲亚公主,并且把明朝时期留下的火枪制造教给了公主,帮助她夺得了政权,同时获得了她的芳心。

他是韦小宝原型,代表清朝出使俄国,与女王在床榻上签下条约

而在《檐曝杂记》中,主要就是讲述了托硕此人英俊非凡,代表清朝出使俄国,谈判和平条约。结果,俄国索菲亚公主看上了帅气的阳刚的托硕,把他留在了俄国三年,在床笫之间完成了18条条约的签署。从此以后的数百年,清王朝的边境都没有再被俄国人骚扰。

当然,这篇杂技据说也只是野史,但上述18条条约确实是真实的《尼布楚条约》。

根据《清史稿》记载,在康熙年间,俄罗斯经常派人到中国的东北边境骚扰、抢劫,甚至侵占了尼布楚和雅克萨。

当时的清政府处于忙乱的内忧之中,无暇顾及俄国边境的侵犯,只是派兵将俄国人赶出领地。但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在清军撤兵之后,耍无赖的俄国人又过来占据了雅克萨。

多次往返,康熙就嫌麻烦,发出信件,要求谈和,以确保专心平定内乱。因为当时,蒙古准嘎尔部落一直在发动叛乱,清军想集中兵力一举消灭噶尔丹,可是有了俄罗斯人的挑衅,根本无法一心二用,只得先敷衍住俄国人。而且,康熙帝刚平定了三藩之乱,兵力财力都会有所损伤,自然是能少派兵就少派的。

他是韦小宝原型,代表清朝出使俄国,与女王在床榻上签下条约

可惜,俄国人不吃这套,一直在危险的边缘试探。

康熙帝终于忍受不了,派兵攻打雅克萨,就在快要攻下的时候,俄国人提出求和的要求,清政府也同意了停止战争。

在谈判过程中,清朝代表索额图和俄国代表戈洛尔唇枪舌剑,不相上下,可惜,两个担当翻译的传教士徐日升和张诚在背地里出老千,把康熙帝给戈洛尔的让步底线全都告诉了戈洛尔。

由此,戈洛尔底气十足地得寸进尺,清政府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一方面,戈洛尔知晓清政府的内乱,且了解康熙帝的底线,另一方面,索额图却并不知晓俄罗斯与土耳其的争斗,更不了解西方谈判的规则,就这么一抹黑地被牵着鼻子走。

他是韦小宝原型,代表清朝出使俄国,与女王在床榻上签下条约

其实当时,俄国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时任俄王的彼得一世才10岁,他的姐姐索菲亚公主企图发动政变,控制政权;再加上俄国为了黑海口的出口,正与邻国打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攻打中国。

但是,清政府消息闭塞,根本不了解内情,只能成为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最后,索额图毫无悬念地签下了这份《尼布楚条约》,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份平等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原本就属于清政府的近千亩的领土。

可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仅可以用在战场上,也可以用在谈判场上,毕竟知道了敌人的痛处,才能在合适的时机在他的伤口上撒胡椒。

总之,这份条约的签署,虽然表面上看确实让中国损失了不少的领土,但也确实换来了清朝百年的和平,孰轻孰重,也只能各抒己见了,毕竟历史已经沉淀下来,无法更改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