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峰纪实

编辑

| 峰纪实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著名已故古文学家高亨曾用诗词,热烈表达对于毛泽东学识渊博的敬仰之情。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毛主席旧照

毛泽东学识成因

毛泽东能形成这样的学识与远见,除了天资的助力,很大程度上跟

毛泽东终生手不释书有关

正因博古通今才能以史为鉴

,使得毛泽东成为举世皆惊的政治家与军事家。

其中

毛泽东尤为喜好阅读《资治通鉴》

照看毛泽东的护士说,

毛泽东在床边始终放着一册

翻看到泛黄四处用胶带修补的

《资治通鉴》。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毛主席在阅读

资治通鉴

为北宋

司马光所著述

,本身带

有很强的封建性质

,但

毛泽东对此则是批判调笑地说:

“这部书我读了一十七遍,每读一次都获益匪浅。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我的观点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既要继承,又要批判分析。”

此书中就有毛泽东最为津津乐道的人物,三国时期蜀汉武侯——诸葛亮。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诸葛亮画像

毛主席为何推崇诸葛亮

毛主席推崇诸葛亮

,不单单是因为后世曾经赞誉他: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更因为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

毛泽东曾经要求人们要

学习诸葛亮的精神

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

,又好又快地建设新中国。

诸葛亮对

心中胆怯的老将

黄忠

用言语

鼓动

,促使他在定军山

打败夏侯渊

,1930年

毛泽东就用在前线宣传上

不过毛泽东批判地讲道:

“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激将法,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工作。”

其屯田的政策,毛泽东一直是赞誉有加

,1955年元旦,主席在与王震将军讨论如何安置大量的部队退役人员时,就问题讲道:

“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诸葛亮

在战场上

发展新军备

的案例,1962年2月就用上了,毛泽东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

谈到

飞速发展的

军事理念与技术装备

,提起了诸葛亮的军事兵器突破性发展

,说:

“我们祖先使用的武器中,弓弩是进攻兵器,后来发展出弩机,经过诸葛亮这么一搞,一次可以连发十只弩箭,征讨孟获时就用了这种为武器,可是孟获有藤甲军,让诸葛亮的弩机失效,诸葛亮一调查发现藤甲居然是用油侵泡的,于是点了把火把藤甲军全给烧了。”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87版三国演义诸葛亮剧照

诸葛亮历史地位

诸葛亮身为一代名将,他的

军事才能在历朝历代都得到诸多认可

。诸葛亮病亡后,还让身为曹魏将领的

司马懿感叹说,他不愧为“天下奇才”

唐太宗李世民与李靖

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

给予极高的评价

,还

专门

将诸葛亮

供奉在武庙内,与张

良,韩信等

9位兵家享有同等的地位

诸葛亮著述的《北伐》《北出》《南征》,

在我国军事史上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更何况

诸葛亮在军事技术革新上,也有极高的造诣

,他

改良的诸葛连弩,

在后世的知名度,可谓是人尽皆知。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诸葛亮剧照

但就是

这样一名堪称全能的人,依然没有挽救,蜀汉灭亡的结局

。对此,

毛泽东直言了当地评价诸葛亮说:“他有3个欠缺!”

那么诸葛亮

到底

犯了哪几个欠缺?

毛泽东又有何解释?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历史大背景

东汉末期

各种天灾不断人祸不减,是我国

历史上

政治军事经济

发生猛烈变动的时期。

上层

人士的

昏聩腐朽

地方

豪强倾轧

割据,阶级矛盾愈演愈烈

。最终

爆发

了历史上有名的

黄巾起义

,东汉一分为三,战乱长达百年,

给当时的中华先民带来长久的苦难

诸葛亮作为

当时身居刘备

匡扶汉室集团的一员

消灭各地割据军阀,实现全国统一,是他的一生的夙愿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三国演义剧照

早在刘备三顾茅庐中,

就拿

出《隆中对》

,早早就制定了如何

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计划

。诸葛亮认为曹操在官渡之战消灭袁绍后,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对于北方领土的整合。

再加上曹操此时在许昌囚禁汉献帝,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势。若是

只身抗曹,不过是自取灭亡

,此时同样与曹操集团有着根本性矛盾的孙权势力,诸葛亮表示可以不用与他为敌。

他建议刘备主动联系孙权势力,

确立连孙抗曹的基本战略

,就算孙权不同意,曹操的势力的扩张,也会让孙权向着刘备靠拢。之后刘备确实也是

按照这个步骤

的行动的

成功

在赤壁

利用火攻

大破曹操

的铁索连船。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甚至在孙权势力反应过来之前,趁机

夺下

了至关重要的

荆州

。诸葛亮之后借助荆州

夺取

四川的

益州

完成对于蜀汉势力基本盘的建设

为了稳固蜀汉的大后方安全,

制定了

内儒外法的政策

。对

内赏罚分明开源节流,分发土地广纳流民

,极大地

增强了蜀汉的经济与军事

势力。

对外则是广施专政

西打诸戎

使其为姜维等人所用

,南攻夷越

收孟获忠心。这使得军事上,诸葛亮手中可以打的底牌越来越多,

为之后蜀汉数次北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三国剧照

世事难料

不过天下大事风云变幻,诸葛亮

当初预想的方向发展,

却被一系列的

意外所打乱

东吴大胜之后,势力飞速增长

,不过几年就开始屡犯荆州。

大家知道,后面就是

关羽失察

吕蒙的行动

,从而痛失失荆州

,刘备悲愤

兴师讨伐孙吴,在夷陵被孙吴打败

,蜀汉之前积累的家底亏输殆尽

。诸葛亮的计划

,此时可谓是

彻底宣告破产

,哪怕到诸葛亮过世,天下大势也未曾好转。

没有坐以待毙

,而是

主动出击

进行了数次对曹魏的

北伐

,虽然没有达成预期的效果,但也证明了诸葛亮

不忘初心的本质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其实

有人

会在这里

问了,诸葛亮为何不闭关,防守巴蜀天堑,专心发展经济

恢复国力

不是不想,实在是不能

这样做

此时蜀汉打败一场已经伤筋动骨,巴蜀之地已经是人人披麻戴孝,若是此时

闭关锁国,实乃取死之道。

当时

蜀汉没有诸葛亮5次积极主动的进攻战略,牢牢地把控住战场的主动权,恐怕蜀汉估计根本撑不了三年就会亡国

有人不理解战场主动权是什么意思?早在1938年《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当中,

毛主席

讲过主动权

的见解,说:

“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即使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的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是被打败的危险。本来战略的防御战和内线作战,争取主动较为困难些,而进攻的外线作战,争取主动较为容易一些。”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英雄所见略同

也就是说,相较于

防御一方处处设防,导致分兵

致使力量衰减。

进攻方

可以

在任意时间集结任意数量兵力进攻,从而达到局部优势

诸葛亮5次北伐

,曹魏势力都是被动防御,虽然每次成功防守,但在人员战损上,蜀汉依然是占有优势,这

导致曹魏

不敢轻易出兵

进犯蜀汉,确保

了蜀汉的

发展时间

毛主席的思想与诸葛亮的主动出击思想不谋而合,可见英雄之间所见略同啊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诸葛亮的行为,

虽然颇有

一副中兴蜀汉

的模样,但是他实现国家统一,消灭割据势力的夙愿还是破灭了。在五丈原

病逝后,蜀汉

自然是撑不了多久就

被邓艾攻破

毛主席看到这一幕,无不为此叹惋,

但也给

出了三点原因,

真可谓

字字珠玑。

毛主席在谈起诸葛亮的失误时,

认为诸葛亮的失败源泉

,是

在军事战略与人事当中的3个失误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三国演义旧照

缺点一,战略方面的路径依赖错误

早在最开始,诸葛亮就制定了《隆中对》为基本作战方针。也正是在这样的计划下,刘备轻取荆州与益州等等地。

毛主席则认为

这一战略

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

。在读到苏洵有关评价诸葛亮时,就

写下了精妙的批语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历来各种学家都十分推崇“隆中对”,

为何毛主席要这样说呢?

原来,

乍一看荆州益州可以以犄角之势防御

但两者相距千里,中间还隔着大山

,若是水路被断,

两地分兵的蜀汉

必然

丧失兵力优势

果然

关羽大意失荆州,父子

二人

死于孙权

手中。蜀汉在水路上的出口,也被孙权势力掐断。接下来刘备发动战争,也有打开局面的意思,只可惜为时已晚。至此诸葛亮北伐的本钱大去其半。可以说,

蜀汉灭亡

的根本性因素

,就在于战略

当中的

疏漏

毛泽东谈到此无不感叹:

“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缺点二,选人任人有错误

1948年5月中旬,西柏坡,在外面散步回来的毛泽东,泛起孩童心思,偷偷摸摸地走到卫士李银桥的身后,大叫:

“不许动,举起手来!”

突然,李银桥回身做战术动作,擒住毛泽东的双手。

毛泽东挣开后笑着说道:

“你这个卫士组长,我没有选错哩!”

李银桥则是腼腆地说道:

“主席什么时候选错过人啊。”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李银桥

毛泽东则说:

“我毛泽东一不是释迦摩尼,二不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也有用错关羽和马谡的时候啊!”

要知道李银桥从小听戏,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一时间有些不解地问道:

“诸葛亮怎么用错了关羽了?”

要知道在众人的

印象中,关羽

可是

武圣,过五关斩六将

的事迹

足以证明他是

智勇双全的人物。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关羽剧照

毛泽东则回答:

“当初诸葛亮就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是一着错棋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丢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

事实也是如此

,关羽大意

放过化妆成商人的

吕蒙,

导致

被偷袭

夺去了

荆州。

从而让

整个蜀汉

不得不行动起来,继而

被孙吴

杀的丢盔弃甲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缺点三,身为主帅对战局不主动做调整与策应。

得到解答的李银桥还有疑问:

“我只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马谡事了街亭。”

毛泽东则是回答:

“这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

毛泽东读到《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时就点评道:

“初战亮宜亲自临阵。”

认为

街亭之战

应该大军压境,不应该分散兵力,

把属于自己的

责任委托他人。

毛泽东认为,街亭本就不该委托马谡进行防守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毛泽东旧照

要知道,虽然

马谡学识渊博为人聪慧

,但此前一直

没有单独领兵的经验

,多是任职谋士等工作。这样

一个缺少经验的新人

,突然就被诸葛亮推上前线,

守住一个己方要害地区

,这确实有些

难为马谡了

但这也没办法,此时蜀汉实在是人才凋敝,此时诸葛亮也有扶植一下马谡的心思,于是就托大把重要的任务派给马谡。后来大家都知道,曹魏

名将张郃进军街亭

。马谡慌乱中退守街亭闭门不出。张郃身为曹魏老将,

出兵切断山中水源

,逼的蜀汉不得不出阵,从而打败马谡

夺了街亭

,让

诸葛亮不得不狠心斩了马谡

街亭的失守,导致蜀汉此前的所有北伐功绩被一笔勾销,空城计也是诸葛亮为之奈何的补救之计。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三国演义空城计剧照

诸葛亮知错,于是他立马改变作风,开始亲自指挥

毛泽东对此有过批示:“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

说明

确实让

诸葛亮认识

到自己的

错误

。只可惜

为时已晚

,事后诸葛亮

再度北伐

,遇见看穿

蜀汉本质

的司马懿,就有些

无可奈何

了。

司马懿笃定

了诸葛亮劳师

远征

,利在

速战

,司马懿就是

坚守不出

。从此时就可以看出,诸葛亮

失利的更深层次

的原因。

还在于诸葛亮

过于强调战争

手段,主动进攻却又

不知休养生息

,搞得穷兵黩武民生凋敝,缺乏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综合考量,从而

导致诸葛亮

北伐整体上的

失败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主席的胸襟与辩证看待事物的眼光

面对

三大失误

导致蜀汉灭亡

这件事,毛泽东就看得很开。

他还专门在1957年一次会议上提出:

“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可见他

对于诸葛亮是没有恶感

的。

为何诸葛亮无法统一天下,毛主席评价得很到位:他有3个欠缺

结语

我们要

辩证地看待,

他有

忠义理智信

等好的方面

也有

主观缺失性

等坏的方面

总体上

毛泽东对于诸葛亮的评判是客观且真实的

是一名

善于分析敌我形势,战术素养优秀,对于战机

把握

敏感

的将领

在如今的

战场上

仍然有一定的

借鉴作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