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很残忍

元朝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的创立者是忽必烈,但是在忽必烈之前就已经有蒙古的几位先驱为蒙古夺取了很大面积的土地,比如成吉思汗。随着他们势力的不断扩大,他们战争的魔爪,自然也就伸到了中原地区的宋朝。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很残忍

直到后来忽必烈统一了国家,建立了蒙古族统治的大帝国。但是元朝并不是一个长命的朝代,它仅仅存在了九十几年就引发了很多的民间起义,其中以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势力最为强大,最终元朝灭亡,明朝开始。

创业容易守业难,忽必烈能够建立元王朝,说明他有着很强的军事战略,但是他并不会统治国家。

我们都知道,忽必烈是蒙古族,蒙古族人每天在马背上攫取食物,以部落群居生活,所以他们对中原汉族文化并不是很了解,他们不懂得怎样治理国家,统治大面积的土地和百姓。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很残忍

和哪个部落有仇恨,就发展自己的力量去征讨,但一旦他自己手中拥有了权力,并不懂得如何平息矛盾,巩固国家。

所以,元朝建立以后,将人口分为了四个等级,而汉人是最低级的一种。

即使在战争中死伤了很多汉人,但是汉人的数量依然是很庞大。在一个朝代刚刚建立的时候,肯定有许多旧王朝的残余,那么如何处理这些人口以及军队显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元朝把汉人作为最低等人,并且欺压、压榨汉人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元朝后期发生了许多的农民起义,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再加上后期统治者的腐败,朝代的灭亡是必然的。

紧接着朱元璋建立明朝,那么朱元璋又是怎样对待元朝遗留下来的百姓以及部队的呢?

朱元璋起义之前的生活非常苦,小的时候在地主家中给地主放牛。之后的几年,年景很差。以务农为生的朱元璋还有朱家人不得不分散开走上各自逃荒的道路。朱元璋走投无路,削发出家,投奔了皇觉寺成为一个和尚。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很残忍

但是寺庙中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每天干很多的粗活累活,不到一年的时间,寺院的方丈就打发他同其他人一起下山云游化缘。他又一次走上了流浪的道路,但是在这流浪的三年里他见识了人间的冷暖,开阔了眼界。

我想这段特殊的经历也为他日后成就大事业奠定了基础吧。

朱元璋参加起义军之后,地位逐渐升高,最终得到众人支持成为了首领。并且在应天府建立政权登基。登基后继续北伐,把蒙古人赶到了中原以外的地方。

在战争时期免不了杀人,但当战争结束后,面对那些蒙古族遗留的蒙古族人,他全都一视同仁,把他们当作大明朝的子民。并他在关于处理蒙古人的方法上,他想出了一套很有效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就讨论一下。

首先,关于处理遗留军队,朱元璋并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而是把那些愿意投降或者被逮捕的蒙古人安插进明朝的军队当中,当然并不是全部编成一个队伍,是把他们散乱的安排,让汉人对他们进行同化,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思想,不能让他们有反明的动机。

其次是在语言等日常生活习惯上进行了规定,要求蒙古人讲汉语,穿汉人服装,一律禁止穿戴蒙古族服饰。无疑,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手段。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很残忍

这些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您且听我慢慢道来。除去前面的户籍,生活习惯问题外,朱元璋还提出适婚的蒙古族女子必须嫁给汉人,要两族通婚。

这在元朝统治时期“高贵的蒙古血统”必然是不允许同“低劣的汉人”成婚的。朱元璋的这个改变我觉得也是在提升汉人在蒙族人眼中的地位,不让他们再把汉人当作低等人。并且通过通婚淡化他们的血统,对蒙古族人进行汉化。

看到这些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智慧。他的目的是明确的,我想也正是他这样的特点,才为大明朝奠定了三百年的基业,明朝的每一位皇帝也都把他当作学习的榜样。

我最喜欢他的一句话:“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