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位民间画师入宫为朱元璋画像,两位被斩首,一位却意外得到重赏

流传民间的故事

朱元璋起于布衣,最低之时曾为乞丐,依靠乞讨为生,如此出身成为开国皇帝,乃是中国历史第一人,让不布衣出身的刘邦,都显得“亭长”出身,起点太高了。

从深渊走到巅峰,朱元璋自己想想都觉得自己伟大,建立大明朝之后的朱元璋,时常被自己的丰功伟绩给美醒,毕竟他的功绩,被称为千古一帝一点都不过分,所以,他想让后世都瞻仰自己,于是他决定请画师为自己作画。

三位民间画师入宫为朱元璋画像,两位被斩首,一位却意外得到重赏

宫廷画师奉旨为朱元璋画肖像画,尽管宫廷画师用尽了毕生的功力,可是朱元璋对于宫廷画师的画作不是很满意,他觉得宫廷画师的肖像画太过呆板,有形而无神。其实这一点不怪宫廷画师,毕竟伴君如伴虎,给皇帝画像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宫廷画师只敢一板一眼的描绘,又怎敢有半点的发挥呢!明朝的著名画家王绂就曾经在宫里供职过,他很可能就替朱元璋画过像,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曾经就发过感慨,表示这皇帝的肖像画极为难画。

“写真固难,而写御容则尤难。”

不过,朱元璋可不管你画师有什么苦衷,眼看着宫廷画师的作品不满意,朱元璋索性就派人在民间找丹青高手,寻求高人为自己画一幅满意的画像。

第一位来宫廷的民间丹青高手,虽然有些忐忑,但是依然自信满满,毕竟手里有东西,笔下生莲花,人家这是艺高人胆大。他给朱元璋画完画,那叫一个像,那叫一个传神,简直就是“照相机”,看着自己的作品,这位画师非常满意,不过他的笑容很快僵在了脸上,因为朱元璋看了他的画作之后,觉得这画的太像了,十分生气,下令给斩首了。

三位民间画师入宫为朱元璋画像,两位被斩首,一位却意外得到重赏

第二位来宫廷的民间画师大家,就没有第一位那么自信满满了,虽然的他画技卓越,但是却有了极大的心里压力,给帝王画画,画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好在他在进宫之前做了功课,也打探了消息,知道第一位画师就是画得太像本人了才被斩首,所以这位画师已经有所准备,见到朱元璋之后,很快就开始投入作画了。结果,这位画师也被朱元璋给斩了,因为他把朱元璋画的与本人丝毫不像,太过超凡脱俗了。

第三位画师接到了朱元璋的邀请后,了解了前两位画师被斩原因后,第三位画师学聪明了,也大概了解了朱元璋想要什么样的画像。于是这位画师在入宫之前,拼命临摹秦皇汉武这样的大气的帝王画像,终于练就画中有王气的功夫,等到入宫给朱元璋画像的时候,画成之时,朱元璋非但没有砍他的头,还重赏了他。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位画师给朱元璋画得画像,圆脸有威严,具有帝王之姿,蕴含了秦皇汉武的霸气,又不失去朱元璋独有的特质。

三位民间画师入宫为朱元璋画像,两位被斩首,一位却意外得到重赏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流传的故事而已,并非真的发生过。不过,朱元璋真正的长相确实是一个迷,他的画像有两种,一种圆脸俊美,一种长脸丑陋。

丑陋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丑陋画像,大家也都熟悉,俗称的鞋拔子脸,他这样的相貌说好听了是“相貌峻奇”,说难听了就是“丑八怪”。

这样的相貌,一点威仪都没有,它的来历也并不可靠,至于为什么出现了这样一幅画像,主要有两种原因。

第一、朱元璋当年造反,小有势力之后,就被人给盯上了,一时间想杀他的人不少,这些人来自元朝、来自陈友谅,也来自许多不服朱元璋的势力。中国有句老话叫“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朱元璋虽然不危惧刺杀,但是这样的事情多起来,万一哪次失误被杀,那不就完蛋了吗?于是朱元璋选择小心为上,就命人伪造了自己的画像,在民间扩散传播,这幅画像正是朱元璋丑陋的那幅画像,它出现的原因是因为朱元璋想误导世人,防止被刺杀。

三位民间画师入宫为朱元璋画像,两位被斩首,一位却意外得到重赏

第二、这幅丑陋的画像,很可能是敌人的抹黑,而抹黑需要当事人不能辩解,因为朱元璋活着的时候,他长相很帅,你抹黑也没用啊。所以这里抹黑他的敌人,很可能是后世,而明朝后世最容易抹黑朱元璋的就只有大清朝了。

清兵入关,是打败了明朝建立的大清朝,他们作为明朝的敌人,却成为《明史》的执笔人,直接导致后世对明朝的判断不准确,自然对朱元璋的长相也会有影响。这样一张丑陋的相貌,怎么看都不是帝王相,很可能是被清朝统治者抹黑的结果。

俊美的朱元璋

作为最有帝王相的一副画像,大家大多都认为是朱元璋自己美化自己,如果真是如此,他完全可以在明朝天下时,就禁绝了那张丑陋版本的画像,为何还要一直留存呢?想必是之前防止刺杀而故布疑阵的概率很大,毕竟他自己散布的画像,自己不可能再禁绝。

明万历年间的吏部尚书张翰,他见过朱元璋画像,对朱元璋的画像评价极高,从他的评价之中,可以看出,明朝殿内悬挂的画像是俊美版本的画像,也能从这一点中看出,在万历年间,朱元璋丑陋版本的画像已经存在了。

“入武英殿,得瞻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巨,鼻直唇长,面如满月,须不盈尺,与民间所传之像大不类。”

如此一来,清朝抹黑朱元璋,也就只能是宣传这张丑陋版画像,而非清朝人绘制。也就更增加了朱元璋为了防止刺杀而伪作画像的行为。既然是伪作,定然会截然相反的方向进行引导,从这里来看,朱元璋真得长相俊美,也不是不可能。

三位民间画师入宫为朱元璋画像,两位被斩首,一位却意外得到重赏

其实,我们从朱棣的相貌来看,也能看出来一些端倪,毕竟朱元璋的亲儿子长相,肯定会有朱元璋的影子。而在《明史》之中对朱棣的记载,那可是一位名符其实的大帅哥。

“王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

综上,第三位画师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揣测正确了“圣意”,他明白朱元璋找他画像,不是真的要一张不加修饰的“自拍”;也不是要一张不切实际的“修图”;朱元璋要得是一张有帝王之相,又不远离实际,可以供后人瞻仰的“帝王相”啊!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