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此人为国捐躯,临终前叮嘱: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经屈辱的历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家的积贫积弱,列强的虎视眈眈,给这片地区的人民造成了非常深重的苦难,但是正是因为乱世,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风云人物,而聂士成就是其中的一位。

清朝的很多将领大臣,无不出身名门,地位显赫,直隶提督聂士成出身寒门之后,这点极为难得罕见,1836年,他出生于合肥北乡岗的一个农村家庭,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母亲将他含辛茹苦的拉扯大。

此人为国捐躯,临终前叮嘱: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

聂士成从小就开始学习武艺,在动乱年代长大的他,更是要立志固国兴邦,1862年,26岁的聂士成以一名武童生的身份投靠了庐州的军营,并且随着袁甲三部队讨伐捻军,攻克庐州府城,因为聂士成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被朝廷授予了五品顶戴。

紧接着在第二年,聂士成参加了淮军,在苏州、江阴、无锡、金匮各城都建立有军功,1887年,他很快就升任到了亲兵新左营管带官。并且参与了旅顺要塞的建设。

此人为国捐躯,临终前叮嘱: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

在此期间,聂士成始终怀抱着一种忧心忡忡的心态,日本等列强鹰眼狼顾,聂士成多次上书,建议在长江河道以及重要城镇海岸线建设炮台,以防万一。在甲午战争爆发后,聂士成就随着提督叶志超援助朝鲜。

当时日本偷袭了清朝前往朝鲜的运兵船,同时从汉城主动出军进攻牙山,清军全面处于不利的地位,聂士成根据敌众我寡,地势不利防守的局势,建议叶志超主动将队伍后撤到成欢,利用有利地形伏击日军,叶志超采取了这个决策,清军果然获得了胜利。

此人为国捐躯,临终前叮嘱: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

尽管清军在朝鲜战场上面节节败退,但是聂士成部进退有法,损失很小,参加的摩天岭防御战,击毙了日军将领福冈三造,更是清军取得的少数胜利,因此直接被提拔成为了直隶提督。聂士成并没有为这个决定而感到高兴,他多次对于这场本认为能够胜利的大战失败而感到痛心不已,多次上书恳请拒绝和日本和谈,继续再战,都没有得到回复。

此人为国捐躯,临终前叮嘱: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

1900年,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运动,聂士成作为清军拱卫京师最坚固的防线,驻守在直隶最前线,当时团民仇视外来事物,沿途烧毁铁路电线,破坏保定铁路,聂士成驻军果断采取了阻止,双方爆发激烈冲突,聂部击杀500人。

不过当时的清朝廷期望能够利用义和团来抵抗洋人,将这件事情的过错都算在了聂士成头上,责令其回到芦台。天津有义和团2万多人,经常击杀武卫军士兵,聂士成有了前车之鉴,只能够忍气吞声。

此人为国捐躯,临终前叮嘱: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

5月份,八国联军北上,大姑炮台失守,八国部队和聂士成部随即在天津发生猛烈交火,洋人败退,聂士成随即率领部队和义和团挺进收复过去的驻点,这场战役也被称为廊坊大捷,西方人感叹,聂军才是中国最强的军队,6月份,聂士成攻打天津租界十多次,没想到这个时候义和团却趁机四处劫掠,聂士成派兵镇压,更加导致义和团痛恨,诋毁他通敌,民间对这则谣言信以为真,纷纷唾骂聂士成卖国,朝廷也发来责电,说聂部“旬日以来并无战绩,且闻有该军溃散情形,实属不知振作”,给聂士成以革职留任处分。”

此人为国捐躯,临终前叮嘱: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

聂士成非常气愤,但是考虑到国难当头,他只能默默忍受,7月,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城西八里台,聂士成亲自督战,奋勇杀敌,不幸中炮身亡,为国捐躯。临终前他留下遗言,嘱咐道:“凡我子孙,不能出国,不能为洋人打工。”这才逝去,一代英雄走向了终结。

值得讽刺的是,聂将军死后,团民依然想抢夺遗体对其进行侮辱,德国人赶到这才匆忙逃走,西方人处于对聂士成的尊重,用一条红毯裹住了聂将军,并让士兵将其还给了清军,聂士成的一生,也值得所有中国人纪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