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不顾世俗眼光娶“妹妹”为妻,婚后生下一大人物,家喻户晓

十八世纪末,安徽合肥有一个“五十年不进城”的乡下读书人,名叫李殿华,家中有几十亩地。算不上很富裕,顶多相当于一个中农,收成不好的时候,日子就过得很拮据。他虽然不进城,但总想走出黄土地,故对科举考试很上心。奈何他不是一块读书的料,考试屡次失意,后来李殿华就在家开办私塾教孩子念书,并把考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他不顾世俗眼光娶“妹妹”为妻,婚后生下一大人物,家喻户晓

为此,李殿华不惜花钱请科场高手当家庭教师,教授孩子们学习、备考。四个儿子中,唯有小儿子李文安实现了他的理想。李文安从小就体弱多病,所以上学比其他人晚了好几年,同龄人有的都考上秀才了,他才念完四书。李殿华望着他直发愁,从没想过小儿子会在江南乡试中中举,四年后又考中了进士,从而踏入官场,让这个中农之家一夜间成为“以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

他不顾世俗眼光娶“妹妹”为妻,婚后生下一大人物,家喻户晓

李文安是李家走出家乡走向京城的第一人,是这个家族前七代人中,唯一的进士。不过,李文安考取功名也费了很大力气,在兄长以及父亲的监督下,苦读到三十五岁才中举。期间也当过教书先生,年过四十才中进士。他的婚姻,也像中举一样,比较艰难。

有一年,李殿华在路边听见一个孩子的啼哭声。他走近一看,是个女孩儿,正在出天花,浑身发烫,被家人遗弃。他心生怜惜,加上自己会点医术,就把她抱回了家。经过治疗,女孩儿病好了,但天花还是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女孩无处可去,李殿华就收养了她,成为了李家的养女,李文安的妹妹。

他不顾世俗眼光娶“妹妹”为妻,婚后生下一大人物,家喻户晓

女孩长大后,时常想着要报答李家的养育之恩,所以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也就没有必要向其他大户人家的小姐一样缠脚了。在那个年代,女子有一双大脚是要被人嘲笑的,将来也不容易嫁一个大户人家。她做的一切,都被李文安看在眼里,并且被妹妹的善良和勤劳打动,渐渐生了爱慕之情。

父亲得知李文安对妹妹有情后,就让两人结为夫妇。当时,街坊邻居都嘲笑李家,因为女孩虽然和李家没有血缘关系,但终究是李家的养女,两人在一起就是乱伦。李文安并不在意这些,他只想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其他的都不重要。

他不顾世俗眼光娶“妹妹”为妻,婚后生下一大人物,家喻户晓

谁能想到女孩“旺夫”,是李家的大功臣。李文安在家读书备考,她就包揽了家中所有家务,很聪慧,善于治家。两人结婚后,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也很幸福。她还为李家生下了六男二女,其中一个儿子家喻户晓,他就是晚清重臣李鸿章。李文安当官后,两个女儿都嫁得很风光,儿子们的仕途也很不错。每当丈夫和儿子升迁,别人总是喜笑颜开,她却不以为然,反而以盈满为戒,不露喜色。

他不顾世俗眼光娶“妹妹”为妻,婚后生下一大人物,家喻户晓

丈夫去世后,李氏就跟着两个当总督的儿子过,这位前半生吃尽苦头的女人,后半生享尽荣华富贵,甚至屡受皇恩。李氏七十五岁寿辰时,恰好是慈禧四十岁生日,皇帝为笼络汉臣,推恩及亲属,特地下旨赏赐给李家玉如意、牌匾等。

他不顾世俗眼光娶“妹妹”为妻,婚后生下一大人物,家喻户晓

后来,李氏年纪大了,患病久治不愈,皇帝又下旨准许李鸿章一个月的假期,带着赏赐的八两人参回家探望老母。遗憾的是,李氏没有等到李鸿章以及那八两人参,在皇帝下旨的当天就去世了。她去世后,灵柩运回安徽老家,与丈夫李文安合葬在一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