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民国有名国学大师,袁世凯怕他却不敢动他,囚禁期间天天请安

民国最大来头的囚犯,袁世凯怕他又不敢动他,囚禁期间天天请安

在动荡混乱民国时期,内有军阀割据,外有列强入侵。战乱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苦不堪言。中华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在这个紧急关头,有不少的爱国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投身革命。但是其中也有一些人,利用革命做挡箭牌来达到自己的不可告人目的。

袁世凯,就是这样一个披着革命的外衣,嘴里喊着支持民主共和,心里却盘算的是,怎么能借着革命的力量,达到自己复辟称帝的目的。那时的袁世凯手握兵权,在实力上无人与之抗衡。但是有一个囚犯,让袁世凯感到害怕却又不敢动他,囚禁期间还天天请安。这个囚犯是怎样一个人?又是什么来头呢?

他是民国有名国学大师,袁世凯怕他却不敢动他,囚禁期间天天请安

清朝末期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的统治力量已经走下坡。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签订了卖国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让中华民族再一次陷入危难之中。中国一步一步走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放任外来者随意宰割。老百姓再也压抑不住来自心底的愤怒。开始反抗。1911年的辛亥革命,让清朝统治势力彻底走到了尽头。

自小博览群书受外祖父影响对清政府心存不满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出生在浙江余杭的一个书香门第。外祖父朱有虔是他的启蒙老师。因为喜欢读书。家境又富裕,所以藏书很多。年龄不大读的书还真不少。

章太炎的外祖父对清政府的软弱腐朽一直心存不满。崇尚民族主义思想。因为章太炎经常和外祖父在一起,所以受到外祖父的影响,所以对清政府政府愈加不满和失望。革命的火种在他心里也慢慢在生根发芽。

民国初期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正式建立了民国。

实业救国的梦想破灭对当时政府失望至极

他是民国有名国学大师,袁世凯怕他却不敢动他,囚禁期间天天请安

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章太炎回到上海,他对黄兴说革命军的目标已经完成,革命党的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同盟会也应该解散了。并且还在《光华日报》上刊登了《诛政党》。

1912年1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后,章太炎被邀请担任总统府枢密顾问。后来因为不喜欢长期在南京居住。又回到了上海。

后来南北议和成功后,袁世凯任正式大总统。章太炎被任命为东三省筹边使。他主张的是实业救国。所有,满怀信心地去东北兴办实业。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去得不到政府的一丝支持。失望至极。

反对袁世凯复辟惨遭软禁

1913年,章太炎发表《驳建立孔教议》,以示对“定孔教为国教”的提议的极力反对。后来,他从长春回到上海后,经蔡元培做媒,于6月份和汤国梨成婚。

二次革命遭到袁世凯镇压之后。彻底暴露了袁世凯的野心。1913年8月份,章太炎特地来到北京,想找袁世凯当面理论一下,但是袁世凯避而不见。一气之下,章太炎把袁赠送的大勋章挂在扇子上,手里拿着扇子,站在新华门开口大骂袁世凯。

1915年袁世凯正在兴致勃勃的的准备复辟称帝,被章太炎这么一闹,感到后怕,怕章太炎称为他称帝路上的绊脚石。有心除掉他,但是又怕造成太大的舆论,对他不利。所有他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把章太炎囚禁起来。所有他使诡计把章太炎骗到北京的龙泉寺,给关押起来。

软禁期间袁世凯待他如贵宾

他是民国有名国学大师,袁世凯怕他却不敢动他,囚禁期间天天请安

因为章太炎在当时很有威望,袁世凯因为害怕外界的舆论压力,所有在章太炎被囚禁的这段时间,他不敢对章太炎有任何慢待。反而像对待贵客一样优待。

每月拨给章太炎500块大洋,还专门配备了厨师和仆人来服伺他。还规定,不管章太炎怎么发火,都得无条件的听之任之。在生活起居方面,想要什么想吃什么,一切都要满足他。并且,袁世凯还给厨师和仆人做了定了个奇怪的规矩:每天去给章太炎鞠躬请安三次。不能疏忽遗忘。如发现有人违规,严惩不贷。

章太炎对这样的待遇,也不客气,你既然给我银子,我就拿着。一块作为开销。一块私自藏起来。那些伺候他的人也是挺滑头的,知道章喜欢清淡饮食,所有每次吃饭时,有意把素菜放在离章近的地方。而把大鱼大肉的荤菜放在远些的地方。这样每顿饭的荤菜都几乎是原封不动。都被这些伺候他的人美美地享受了。

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章太炎才恢复自由。

1936年6月14日因病去世。

章太炎先生是中国比较有权威的国学大师,他是一个学者型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有争议。

在政治方面,他有功也有过,早期为推翻满清封建王朝,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后期他曾经反对过民主共和、反对过共产党。晚年的时候又为抗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这也不能说是谁对谁错,从客观上来说,这应该是处在不同的时代。每个人的政治观念各有不同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