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专访OPPO CPO刘作虎: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做产品

文|子涵

编辑|邓浩

2017年,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下跌,以中国市场出货量下滑5%宣告进入存量时代。为了抵抗市场颓势,手机厂商们围绕着闪充、高刷、影像展开了一场参数内卷的角逐。于是造成了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发布会PPT上的数据越来越漂亮,然而智能手机带给用户的新鲜体验却越来越少。

“创新”二字犹如手机业的卢克莱修之矛。无数人探索着终端设备的边界,但尚未寻找到边界究竟在何处。智能手机还有什么好期待的?——这不仅是当下智能手机用户内心的疑问,也是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的自我拷问。

专访OPPO CPO刘作虎: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做产品

去年5月,一加回归 OPPO,刘作虎出任OPPO CPO(首席产品官)。12月15日,带着蛰伏一年半的作品,刘作虎首次以OPPO首席产品官的身份站在舞台上。OPPO Find N——OPPO 对智能手机形态下一个阶段的答案,同样也是刘作虎的产品自白。发布会前两天,刘作虎在和36氪的专访中做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在历经千帆重回起点后,他给出的答案依然是:“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做产品”。

Find N:四年一折叠,从尝鲜到常用

2018年6月19日, OPPO 在巴黎卢浮宫发布 Find X 系列,双轨潜望结构展示了对科技与产品美学的思考,也确定了Find X系列不断探索前沿科技的基调。与此同时,在东莞长安的实验室, OPPO 工程师团队已经开始打磨着折叠屏内折方案, 但最终打磨11个月的产品,因为不够完美被“留在”了实验室。从2018年到2021年, OPPO 穷尽了外折、内折、上下折等折叠方案,希望在大屏和便携性的斡旋中得到更优解。

专访OPPO CPO刘作虎: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做产品

部分OPPO过往折叠屏方案

这是 OPPO 的坚持,也是刘作虎做产品的底线。他直言:“我们不断地推翻重来,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我们心中真正好用的答案。”

最终, OPPO 团队敲定了外屏5.49英寸、内屏7.1英寸的折叠屏尺寸。这是一套大屏比例接近1:1的内折方案。展开后, OPPO Find N等同于一个高度略小于宽度的类正方形小平板,合上后能单手操作。刘作虎用“本能”一词来形容最后的决策,“产品有时候是一种追求和直觉。”

确定尺寸后,整个工程师和设计师团队开始攻克机身重量与手感的难题,希望打造出折叠屏极致的“黄金尺寸”,以实现直板机用户的无感过渡。最终,4500mAh电池,被塞进一个仅有275g重量的机身中,这与一台大屏直板旗舰机佩戴保护壳的重量相近。

但选择更符合用户直觉的横屏设计,也意味着更高的研发成本。如果采用主流的竖屏模式,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但刘作虎和Find N的产品经理周意保都很坚持,做横屏折叠。周意保回忆道:“为了做这款产品,我把开发的伙伴都要逼'死'了。整个团队都是带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去做,连离职报告都打好了。“

最终,满足“好看、好用、尺寸合适”的成熟折叠屏方案问世。

在这款“几乎看不到折痕”的设备上,水滴铰链起着决定性作用。 OPPO 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同等情况下折叠处弯折半径越大,产生的折痕则会越浅。

专访OPPO CPO刘作虎:我只有一个爱好,就是做产品

OPPO Find N 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

125项专利,136个零部件,普通铰链3倍以上成本付出,400 余个重点尺寸管控标准。精工打磨下,一款连供应商都承认是其看过的“最好的铰链”诞生了。这款水滴形铰链的弯折半径较同类产品提升100%,几乎做到了无折痕。

最终,通过机械结构的深度打磨, OPPO 在铰链上实现了Find N 使用中50~120°的无极悬停。这意味着,硬件之外,折叠屏在软件应用上也拥有了更多可能性,能够利用三维空间带给用户更多体验。

要推动用户从尝鲜到常用,应用生态的构建至关重要。但这背后不仅要对 ColorOS系统单独做设计,还要针对应用一家一家去谈适配问题。目前,Find N TOP1000大屏应用适配率达到了80%,与QQ、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拼多多、京东、快手、富途牛牛等众多国民级APP达成深度定制合作,实现了从0到1的折叠生态构建。

“Find N的问世,只是 ColorOS构建折叠生态的第一步”,刘作虎对36氪表示。

刘作虎:对产品极度狂热的完美主义者

回顾刘作虎过去的对外发声,“产品”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词,这次也不例外。

打磨极致产品一直是根植于 OPPO 内部的基因。无论是N1的旋转镜头,还是Find X的双轨潜望升降模组,亦或是OPPO X 2021卷轴屏……这些颇具挑战性但却带来颠覆性体验的机械结构设计,正是OPPO 精工打磨的成果。

在当前折叠屏手机仍处于价格高企和高端小众的阶段,要让大众用户接受折叠屏,就需要给出不同的价值体验。刘作虎坚信,折叠屏之所以是未来智能手机的一种重要形态,其原因在于人类对于大屏的本质需求。

“够小,又足够大”,刘作虎用六个字概括OPPO Find N。

谈及在一加做产品与在 OPPO 有何区别时,刘作虎直截了当地回答“没有区别”。做产品在他眼里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情。

除了产品,Find N身上还潜藏着刘作虎对于行业未来的预判。

在刘作虎眼中,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综合性竞争阶段。从三年前开始,竞争就逐步走进了深水区。“剩下的手机品牌都不弱,现在拼的就是硬功夫。不可能说一招致胜,硬功夫就是每一个柱子上扎得更实更深。比如像显示屏、摄像头,结构等等。”

谈到市场的变化,刘作虎有一份自己的冷静,“手机行业拿当下的状态去判断未来会很危险的,经常会判断错。阶段性的、短期的波动是行业很正常的现象。回到本质来看,行业进入综合实力的较量,这个时候再审视这个行业你的观点会不一样。”

“过去十年里,每年都有人会预言手机行业没有变化,实际每年变化都不小。”这一观点用在 OPPO 身上同样适用,从第一部手机至今13年,有过捧高,有过唱衰。但 OPPO 的追求,依然和2008年推出第一台微笑手机A103时无异。刘作虎说, OPPO 依然“微笑前行”,“就是自信从容,稳扎稳打,不断努力做到更好的状态。”

在高端化之路上,刘作虎同样保持着这种心态。他坦言,应该更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高端化需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它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战略。

“我们正迎来智能手机的新变革,折叠屏是高端机下一程的开始”,刘作虎笃定地说。

这是刘作虎回归 OPPO 后第一次公开接受专访,他毫不吝啬地回答了许多尖锐的问题。在与36氪的交谈中,他依然是那个对产品极度狂热的完美主义者。而历经4年6代的OPPO Find N,或许也是刘作虎对智能手机行业的未来,给出的答案。

以下是36氪与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对谈节选,经编辑:

36氪:对于尝鲜者用户而言,看到折叠屏首先会想问手机为什么折叠,这个问题其实拷问的是手机形态的演变逻辑。为什么你认为 “折叠屏将成为智能手机下一阶段”?

刘作虎:折叠屏一定是未来很重要的手机品类,理由很简单:用过之后就回不去。

从视觉体验来讲,人们对更大屏幕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这也是符合生理需求的。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么多年手机厂商将屏幕越做越大。但大的程度也有一个极限,上次我看到了一个7寸的直板机,根本没办法装进口袋。

为什么说智能手机发展进入下一阶段?是因为折叠屏的确能够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操作体验,随着软件生态不断更新迭代,创新真的可以给用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给智能手机行业也带来了一个全新思路。

36氪:那么OPPO想要打造的折叠屏是什么标准?

刘作虎:首先,这个产品不能有明显的短板和硬伤。要成为常用手机,便携性和可用性是必须要符合的要求;其次是手感要好,要美,要漂亮,毕竟手机陪伴用户的时间很长。第三,在这个基础上,你要有一些直板机没有的创新体验。

36氪:相比于市面上的折叠屏来看,Find N这次有个很独特的悬停功能。

刘作虎:对,要让用户接受折叠屏,就要给他们不同的价值体验,这个时候他们才可能接受一个新东西,毕竟折叠屏的价位摆在那里。当时我和团队碰撞时发现,折叠屏拥有了不同的形态之后,能带来很多种直板机从未有过的体验,比如自拍的时候悬停,能够让被拍者看到自己的画面,比如听音乐、做运动,体验完全不一样。

36氪:其实当下折叠屏已经走过技术讨论的阶段,正处于一个大众普及期。在这个阶段,你觉得折叠屏走向大众的挑战在哪里?

刘作虎:虽然现在折叠屏已经达到了日常使用的标准,但是现在用户他没有体验过,不知道它的价值有多大,一想到折叠机很贵,卖到一万六七,离自己很远,所以他没想过去尝试,我想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这需要行业一起把市场教育做起来。

36氪:七年前你在一加发布会上有句出圈的话 “手感真TMD的爽”,如果用一句类似的话来概括OPPO Find N,你会怎么说?

刘作虎:你不能再让我说一次脏话吧。其实我们团队有句话让我很有感触——“够小,又足够大”。你合上够小,但是打开又足够大,它又是一个大屏,这感觉是很舒服的。

想象一个场景,电梯里一堆人看着你拿大屏手机是什么体验?我以前可能都觉得不好意思,但是当我拿着OPPO Find N的时候,会觉得自己是个精致男。

36氪:Find N之于OPPO高端路线是个什么样的过程?

刘作虎:做高端要有耐心,它是建立信任的过程,第一代产品是尝鲜者,觉得这个玩意真的挺不错,我可以试一下。当这一部分种子用户试过以后有好的口碑,他再影响身边的人,是这么一个过程。首先,我们要持续做好产品,第二件事情要有耐心,然后通过口碑传播。

36氪:Find N是OPPO首款折叠屏,也是你作为OPPO首席产品官的首个作品。这次对于Find N的期待更偏向用户口碑还是市场销量?

刘作虎:一定是口碑,做任何产品首先一定是让用户满意,这是第一位的。市场表现只是口碑的结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