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OPPO CPO劉作虎:我隻有一個愛好,就是做産品

文|子涵

編輯|鄧浩

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迎來了有史以來的首次下跌,以中國市場出貨量下滑5%宣告進入存量時代。為了抵抗市場頹勢,手機廠商們圍繞着閃充、高刷、影像展開了一場參數内卷的角逐。于是造成了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釋出會PPT上的資料越來越漂亮,然而智能手機帶給使用者的新鮮體驗卻越來越少。

“創新”二字猶如手機業的盧克萊修之矛。無數人探索着終端裝置的邊界,但尚未尋找到邊界究竟在何處。智能手機還有什麼好期待的?——這不僅是當下智能手機使用者内心的疑問,也是OPPO首席産品官劉作虎的自我拷問。

專訪OPPO CPO劉作虎:我隻有一個愛好,就是做産品

去年5月,一加回歸 OPPO,劉作虎出任OPPO CPO(首席産品官)。12月15日,帶着蟄伏一年半的作品,劉作虎首次以OPPO首席産品官的身份站在舞台上。OPPO Find N——OPPO 對智能手機形态下一個階段的答案,同樣也是劉作虎的産品自白。釋出會前兩天,劉作虎在和36氪的專訪中做了深刻的自我剖析。在曆經千帆重回起點後,他給出的答案依然是:“我隻有一個愛好,就是做産品”。

Find N:四年一折疊,從嘗鮮到常用

2018年6月19日, OPPO 在巴黎盧浮宮釋出 Find X 系列,雙軌潛望結構展示了對科技與産品美學的思考,也确定了Find X系列不斷探索前沿科技的基調。與此同時,在東莞長安的實驗室, OPPO 工程師團隊已經開始打磨着折疊屏内折方案, 但最終打磨11個月的産品,因為不夠完美被“留在”了實驗室。從2018年到2021年, OPPO 窮盡了外折、内折、上下折等折疊方案,希望在大屏和便攜性的斡旋中得到更優解。

專訪OPPO CPO劉作虎:我隻有一個愛好,就是做産品

部分OPPO過往折疊屏方案

這是 OPPO 的堅持,也是劉作虎做産品的底線。他直言:“我們不斷地推翻重來,就是為了尋找一個我們心中真正好用的答案。”

最終, OPPO 團隊敲定了外屏5.49英寸、内屏7.1英寸的折疊屏尺寸。這是一套大屏比例接近1:1的内折方案。展開後, OPPO Find N等同于一個高度略小于寬度的類正方形小平闆,合上後能單手操作。劉作虎用“本能”一詞來形容最後的決策,“産品有時候是一種追求和直覺。”

确定尺寸後,整個工程師和設計師團隊開始攻克機身重量與手感的難題,希望打造出折疊屏極緻的“黃金尺寸”,以實作直闆機使用者的無感過渡。最終,4500mAh電池,被塞進一個僅有275g重量的機身中,這與一台大屏直闆旗艦機佩戴保護殼的重量相近。

但選擇更符合使用者直覺的橫屏設計,也意味着更高的研發成本。如果采用主流的豎屏模式,是“成本效益更高的選擇”。但劉作虎和Find N的産品經理周意保都很堅持,做橫屏折疊。周意保回憶道:“為了做這款産品,我把開發的夥伴都要逼'死'了。整個團隊都是帶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去做,連離職報告都打好了。“

最終,滿足“好看、好用、尺寸合适”的成熟折疊屏方案問世。

在這款“幾乎看不到折痕”的裝置上,水滴鉸鍊起着決定性作用。 OPPO 團隊通過研究發現,同等情況下折疊處彎折半徑越大,産生的折痕則會越淺。

專訪OPPO CPO劉作虎:我隻有一個愛好,就是做産品

OPPO Find N 自研精工拟椎式鉸鍊

125項專利,136個零部件,普通鉸鍊3倍以上成本付出,400 餘個重點尺寸管控标準。精工打磨下,一款連供應商都承認是其看過的“最好的鉸鍊”誕生了。這款水滴形鉸鍊的彎折半徑較同類産品提升100%,幾乎做到了無折痕。

最終,通過機械結構的深度打磨, OPPO 在鉸鍊上實作了Find N 使用中50~120°的無極懸停。這意味着,硬體之外,折疊屏在軟體應用上也擁有了更多可能性,能夠利用三維空間帶給使用者更多體驗。

要推動使用者從嘗鮮到常用,應用生态的建構至關重要。但這背後不僅要對 ColorOS系統單獨做設計,還要針對應用一家一家去談适配問題。目前,Find N TOP1000大屏應用适配率達到了80%,與QQ、騰訊視訊、愛奇藝、優酷、拼多多、京東、快手、富途牛牛等衆多國民級APP達成深度定制合作,實作了從0到1的折疊生态建構。

“Find N的問世,隻是 ColorOS建構折疊生态的第一步”,劉作虎對36氪表示。

劉作虎:對産品極度狂熱的完美主義者

回顧劉作虎過去的對外發聲,“産品”是被提及次數最多的詞,這次也不例外。

打磨極緻産品一直是根植于 OPPO 内部的基因。無論是N1的旋轉鏡頭,還是Find X的雙軌潛望升降模組,亦或是OPPO X 2021卷軸屏……這些頗具挑戰性但卻帶來颠覆性體驗的機械結構設計,正是OPPO 精工打磨的成果。

在目前折疊屏手機仍處于價格高企和高端小衆的階段,要讓大衆使用者接受折疊屏,就需要給出不同的價值體驗。劉作虎堅信,折疊屏之是以是未來智能手機的一種重要形态,其原因在于人類對于大屏的本質需求。

“夠小,又足夠大”,劉作虎用六個字概括OPPO Find N。

談及在一加做産品與在 OPPO 有何差別時,劉作虎直截了當地回答“沒有差別”。做産品在他眼裡是一件很純粹的事情。

除了産品,Find N身上還潛藏着劉作虎對于行業未來的預判。

在劉作虎眼中,智能手機行業的競争,已經進入綜合性競争階段。從三年前開始,競争就逐漸走進了深水區。“剩下的手機品牌都不弱,現在拼的就是硬功夫。不可能說一招緻勝,硬功夫就是每一個柱子上紮得更實更深。比如像顯示屏、攝像頭,結構等等。”

談到市場的變化,劉作虎有一份自己的冷靜,“手機行業拿當下的狀态去判斷未來會很危險的,經常會判斷錯。階段性的、短期的波動是行業很正常的現象。回到本質來看,行業進入綜合實力的較量,這個時候再審視這個行業你的觀點會不一樣。”

“過去十年裡,每年都有人會預言手機行業沒有變化,實際每年變化都不小。”這一觀點用在 OPPO 身上同樣适用,從第一部手機至今13年,有過捧高,有過唱衰。但 OPPO 的追求,依然和2008年推出第一台微笑手機A103時無異。劉作虎說, OPPO 依然“微笑前行”,“就是自信從容,穩紮穩打,不斷努力做到更好的狀态。”

在高端化之路上,劉作虎同樣保持着這種心态。他坦言,應該更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高端化需要有一個認知的過程,它本身就是一個長期戰略。

“我們正迎來智能手機的新變革,折疊屏是高端機下一程的開始”,劉作虎笃定地說。

這是劉作虎回歸 OPPO 後第一次公開接受專訪,他毫不吝啬地回答了許多尖銳的問題。在與36氪的交談中,他依然是那個對産品極度狂熱的完美主義者。而曆經4年6代的OPPO Find N,或許也是劉作虎對智能手機行業的未來,給出的答案。

以下是36氪與OPPO首席産品官劉作虎對談節選,經編輯:

36氪:對于嘗鮮者使用者而言,看到折疊屏首先會想問手機為什麼折疊,這個問題其實拷問的是手機形态的演變邏輯。為什麼你認為 “折疊屏将成為智能手機下一階段”?

劉作虎:折疊屏一定是未來很重要的手機品類,理由很簡單:用過之後就回不去。

從視覺體驗來講,人們對更大螢幕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這也是符合生理需求的。是以我們能看到,這麼多年手機廠商将螢幕越做越大。但大的程度也有一個極限,上次我看到了一個7寸的直闆機,根本沒辦法裝進口袋。

為什麼說智能手機發展進入下一階段?是因為折疊屏的确能夠帶來完全不一樣的操作體驗,随着軟體生态不斷更新疊代,創新真的可以給使用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給智能手機行業也帶來了一個全新思路。

36氪:那麼OPPO想要打造的折疊屏是什麼标準?

劉作虎:首先,這個産品不能有明顯的短闆和硬傷。要成為常用手機,便攜性和可用性是必須要符合的要求;其次是手感要好,要美,要漂亮,畢竟手機陪伴使用者的時間很長。第三,在這個基礎上,你要有一些直闆機沒有的創新體驗。

36氪:相比于市面上的折疊屏來看,Find N這次有個很獨特的懸停功能。

劉作虎:對,要讓使用者接受折疊屏,就要給他們不同的價值體驗,這個時候他們才可能接受一個新東西,畢竟折疊屏的價位擺在那裡。當時我和團隊碰撞時發現,折疊屏擁有了不同的形态之後,能帶來很多種直闆機從未有過的體驗,比如自拍的時候懸停,能夠讓被拍者看到自己的畫面,比如聽音樂、做運動,體驗完全不一樣。

36氪:其實當下折疊屏已經走過技術讨論的階段,正處于一個大衆普及期。在這個階段,你覺得折疊屏走向大衆的挑戰在哪裡?

劉作虎:雖然現在折疊屏已經達到了日常使用的标準,但是現在使用者他沒有體驗過,不知道它的價值有多大,一想到折疊機很貴,賣到一萬六七,離自己很遠,是以他沒想過去嘗試,我想這是我們現在最大的挑戰。這需要行業一起把市場教育做起來。

36氪:七年前你在一加釋出會上有句出圈的話 “手感真TMD的爽”,如果用一句類似的話來概括OPPO Find N,你會怎麼說?

劉作虎:你不能再讓我說一次髒話吧。其實我們團隊有句話讓我很有感觸——“夠小,又足夠大”。你合上夠小,但是打開又足夠大,它又是一個大屏,這感覺是很舒服的。

想象一個場景,電梯裡一堆人看着你拿大屏手機是什麼體驗?我以前可能都覺得不好意思,但是當我拿着OPPO Find N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個精緻男。

36氪:Find N之于OPPO高端路線是個什麼樣的過程?

劉作虎:做高端要有耐心,它是建立信任的過程,第一代産品是嘗鮮者,覺得這個玩意真的挺不錯,我可以試一下。當這一部分種子使用者試過以後有好的口碑,他再影響身邊的人,是這麼一個過程。首先,我們要持續做好産品,第二件事情要有耐心,然後通過口碑傳播。

36氪:Find N是OPPO首款折疊屏,也是你作為OPPO首席産品官的首個作品。這次對于Find N的期待更偏向使用者口碑還是市場銷量?

劉作虎:一定是口碑,做任何産品首先一定是讓使用者滿意,這是第一位的。市場表現隻是口碑的結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