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盈莹成长速度虽快,培养方向上却疑似存在问题,可作为前车之鉴

或许每一名球员的成长轨迹和方式不尽相同,但多少都还会有章可循或有前车之鉴。能多走一些正路,少绕一些弯路就能给年轻球员多创造一些成长空间。比如在李盈莹的培养过程中所走的弯路,便可作为今后年轻球员培养工作上的前车之鉴。此时可能有人会说,李盈莹的成长速度如此之快,怎么可能还走了弯路呢?其实如果你仔细回顾李盈莹这一路走来的历程就会发现,在李盈莹的培养工作上不仅存在弯路,而且在大方向上可能都存在问题。

李盈莹成长速度虽快,培养方向上却疑似存在问题,可作为前车之鉴

2018年刚刚进入中国女排的李盈莹随队参加了世界女排联赛,在对阵波兰的比赛中拿到了全队最高的19分,然而赛后迎接李盈莹的并不是肯定,而是公开指名点姓的批评。这种打击对于一名当时只有18岁的小姑娘来说简直就是毁灭性的。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恐怕结果就是从此一蹶不振。当时尽管也存在质疑之声,但大多数球迷还是认为郎平这么做自有道理,或许是激励李盈莹的一种手段。直到奥运测试赛中某奥运冠军球员打出了比李盈莹还糟糕的表现,郎平不但没有批评这名球员,反而利用世联赛大部分比赛培养这名球员的状态时,球迷才如梦初醒,原来是我们太天真了。

李盈莹成长速度虽快,培养方向上却疑似存在问题,可作为前车之鉴

纵观李盈莹进入中国女排这4年的全部历程,无论大小赛事,李盈莹都鲜有首发出场的机会。即便是替补出场表现再优异,下一场比赛依然还是被按在替补席上,也难怪这么多年来一直有人在用李盈莹替补球员的身份来证明李盈莹实力不济。这种做法疑似从大方向上就是错误的,除非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李盈莹在东京奥运会比赛中首发出场。这一点从郎平那一句,“朱婷不上谁上?”中,其实已经得到了证实。而在奥运会后探究首战土耳其失利的原因时郎平却说:“比赛过程中也曾换上过李盈莹,但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还是用了朱婷”。

李盈莹成长速度虽快,培养方向上却疑似存在问题,可作为前车之鉴

李盈莹本身就没有多少世界大赛经验,又是在最高级别的奥运会比赛中,况且还是在全队溃不成军的情况下,奢望李盈莹能像之前一样,上场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女排连亡羊补牢的做法都没有,在第二场和第三场比赛中继续沿用了惨败给土耳其的首发阵容,这得有多固执,和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是这套首发阵容压根就不能动,我们未尝可知,只看到了这套首发阵容将中国女排送出了八强之外,而替补阵容却最大程度上挽回了主力阵容所丢的颜面。

李盈莹成长速度虽快,培养方向上却疑似存在问题,可作为前车之鉴

无论是对李盈莹的公开点名批评,还是奥运会比赛中李盈莹前三场比赛都无缘首发,或许都意味着从李盈莹进入中国女排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了她在东京奥运会之前肯定不能进入首发阵容。所以在对李盈莹的培养工作上,都是以基础训练为主,并没有给她提供吸取重大比赛经验的机会。而从李盈莹经过两场替补登场便适应了奥运会比赛节奏看,对李盈莹的培养方向很大程度上存在严重失误。赛后球迷产生如果早用李盈莹首发,中国女排小组赛出局的结果有可能会改变的认知,其实就是对李盈莹培养方向上存在失误的直接体现。

李盈莹成长速度虽快,培养方向上却疑似存在问题,可作为前车之鉴

除了从中国女排自身能发现这个问题外,通过和其他球队比较也能发现这个问题。土耳其女排的卡拉库尔特、意大利女排的埃格努,俄罗斯女排的小彩娃,这些球员都和李盈莹年龄相仿,也都存在各自技术上的欠缺,但她们在各自球队中早已经是雷打不动的主力球员,而李盈莹却连首发出场的机会都难得一见。尽管她们并没有能帮助球队走得更远,但至少她们帮助球队顺利通过了小组赛阶段的比赛。较之中国女排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是不是更值得肯定呢!

李盈莹成长速度虽快,培养方向上却疑似存在问题,可作为前车之鉴

对于李盈莹培养方向上的失误,最直接的责任人就是主教练郎平。但根本原因究竟在不在于郎平就未尝可知了,毕竟中国女排在东京奥运周期中存在诸多一反常态的表现令人难得其解。而郎平个人也有很多表现疑似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总给人一种中国女排的一切早就已经安排好了的感觉。您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