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盈瑩成長速度雖快,培養方向上卻疑似存在問題,可作為前車之鑒

或許每一名球員的成長軌迹和方式不盡相同,但多少都還會有章可循或有前車之鑒。能多走一些正路,少繞一些彎路就能給年輕球員多創造一些成長空間。比如在李盈瑩的培養過程中所走的彎路,便可作為今後年輕球員培養工作上的前車之鑒。此時可能有人會說,李盈瑩的成長速度如此之快,怎麼可能還走了彎路呢?其實如果你仔細回顧李盈瑩這一路走來的曆程就會發現,在李盈瑩的培養工作上不僅存在彎路,而且在大方向上可能都存在問題。

李盈瑩成長速度雖快,培養方向上卻疑似存在問題,可作為前車之鑒

2018年剛剛進入中國女排的李盈瑩随隊參加了世界女排聯賽,在對陣波蘭的比賽中拿到了全隊最高的19分,然而賽後迎接李盈瑩的并不是肯定,而是公開指名點姓的批評。這種打擊對于一名當時隻有18歲的小姑娘來說簡直就是毀滅性的。如果心理承受能力差一點,恐怕結果就是從此一蹶不振。當時盡管也存在質疑之聲,但大多數球迷還是認為郎平這麼做自有道理,或許是激勵李盈瑩的一種手段。直到奧運測試賽中某奧運冠軍球員打出了比李盈瑩還糟糕的表現,郎平不但沒有批評這名球員,反而利用世聯賽大部分比賽培養這名球員的狀态時,球迷才如夢初醒,原來是我們太天真了。

李盈瑩成長速度雖快,培養方向上卻疑似存在問題,可作為前車之鑒

縱觀李盈瑩進入中國女排這4年的全部曆程,無論大小賽事,李盈瑩都鮮有首發出場的機會。即便是替補出場表現再優異,下一場比賽依然還是被按在替補席上,也難怪這麼多年來一直有人在用李盈瑩替補球員的身份來證明李盈瑩實力不濟。這種做法疑似從大方向上就是錯誤的,除非是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讓李盈瑩在東京奧運會比賽中首發出場。這一點從郎平那一句,“朱婷不上誰上?”中,其實已經得到了證明。而在奧運會後探究首戰土耳其失利的原因時郎平卻說:“比賽過程中也曾換上過李盈瑩,但效果并不理想,是以還是用了朱婷”。

李盈瑩成長速度雖快,培養方向上卻疑似存在問題,可作為前車之鑒

李盈瑩本身就沒有多少世界大賽經驗,又是在最進階别的奧運會比賽中,況且還是在全隊潰不成軍的情況下,奢望李盈瑩能像之前一樣,上場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根本不可能,也不現實。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女排連亡羊補牢的做法都沒有,在第二場和第三場比賽中繼續沿用了慘敗給土耳其的首發陣容,這得有多固執,和多大的勇氣才能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這套首發陣容壓根就不能動,我們未嘗可知,隻看到了這套首發陣容将中國女排送出了八強之外,而替補陣容卻最大程度上挽回了主力陣容所丢的顔面。

李盈瑩成長速度雖快,培養方向上卻疑似存在問題,可作為前車之鑒

無論是對李盈瑩的公開點名批評,還是奧運會比賽中李盈瑩前三場比賽都無緣首發,或許都意味着從李盈瑩進入中國女排那一天起,就已經注定了她在東京奧運會之前肯定不能進入首發陣容。是以在對李盈瑩的培養工作上,都是以基礎訓練為主,并沒有給她提供吸取重大比賽經驗的機會。而從李盈瑩經過兩場替補登場便适應了奧運會比賽節奏看,對李盈瑩的培養方向很大程度上存在嚴重失誤。賽後球迷産生如果早用李盈瑩首發,中國女排小組賽出局的結果有可能會改變的認知,其實就是對李盈瑩培養方向上存在失誤的直接展現。

李盈瑩成長速度雖快,培養方向上卻疑似存在問題,可作為前車之鑒

除了從中國女排自身能發現這個問題外,通過和其他球隊比較也能發現這個問題。土耳其女排的卡拉庫爾特、意大利女排的埃格努,俄羅斯女排的小彩娃,這些球員都和李盈瑩年齡相仿,也都存在各自技術上的欠缺,但她們在各自球隊中早已經是雷打不動的主力球員,而李盈瑩卻連首發出場的機會都難得一見。盡管她們并沒有能幫助球隊走得更遠,但至少她們幫助球隊順利通過了小組賽階段的比賽。較之中國女排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的做法是不是更值得肯定呢!

李盈瑩成長速度雖快,培養方向上卻疑似存在問題,可作為前車之鑒

對于李盈瑩培養方向上的失誤,最直接的責任人就是主教練郎平。但根本原因究竟在不在于郎平就未嘗可知了,畢竟中國女排在東京奧運周期中存在諸多一反常态的表現令人難得其解。而郎平個人也有很多表現疑似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總給人一種中國女排的一切早就已經安排好了的感覺。您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