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今天我们聊聊一种特殊的钱币,它不是一个版别,但它深受泉友追捧,在古代,它虽是铸缺,但在现在它是收藏的趣味品,大家看一下我手里的这三枚钱币,是不是很破,钱文看不清,钱背也不是很方正;这是什么鬼?这就是今天要讲的: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大家先看看几个拍卖纪录,下面这枚天聪通宝满文折十叠文,图中箭头所指的地方有叠文现象,这枚钱币在今年6月份拍了48590元,丝毫不影响钱币的拍卖价格,但很多钱币出现“叠文”是会给钱币加分的;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比如下面这一枚,大家看一看它的钱背,能猜到它是什么钱吗?相信很多人猜不到,因为钱背已经磨平了,这枚钱币在今年9月份拍了9040元,看着拍价,这钱币本身应该也很值钱吧!不应该仅仅是因为“叠文”才能拍到这个价吧;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好了,不卖关子了,这是一枚唐代开元通宝钱叠文,公博评级82分,要说开元通宝评级币,那88分、90分太多了,而这枚叠文拍了九千多,看上面穿口也没有移范的痕迹呢,再仔细一看下面的,移范90度,大家仔细看看,“開”字上重叠了“寳”字,“通”字重叠了“開”,“元”字重叠了“通”字,“寳”字重叠了“元”字,难怪破例拍了这么高;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叠文钱,有很多种不同的叫法,重文、摇头、移范钱、叠印钱、复打钱等等,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简明钱币辞典》中说“重文,指钱身上出现重复钱文,因为范身上有重复印痕所致”,不知大家认同这种定义吗?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还有人认为钱文叠印是因为在钱币铸造过程中,铜质似凝未凝之际钱模出现了平行移位或旋转移位(移范)后产生的结果。个人对此很不理解,如果浇铸后发现偏移,那要在铜水或者铁水未凝固前改正,平推的结果只会使铜水随着钱型空腔游移,并不能铸成真正的“叠文钱”。如果是迅速掀起上面钱范,再扣合复正,才能满足复正范位和铸出叠文钱的双重目的,但是这都需要在高温下操作,很难完成;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上面这枚更是奇怪,大家能看出来吗?是不是“圣宋”叠文“元佑”,奇不奇怪,奇怪的价值就高,在收藏里是最不奇怪的一件事了,这枚钱币是公博评级,今年拍了5876元;

按理说钱模移范导致钱文叠印是较为常见的差错现象,都是古人工作不认真而留下的残次品,而今,在收藏领域,移范钱或叠文钱都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趣味品种”之一,从拍卖中可以看出,它们早已被不少泉家和泉友热捧,享受着“特殊待遇”;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叠文现象在翻砂铸钱法尤为突出,唐宋时期就已经大量出现,但由于此时的钱币少有背文,如果仅钱币背范移位后铸造出来的钱币往往被人们称为移范钱币而已。很受人冷落,但是叠文出现在钱文上,就身价翻倍,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迎合收藏爱好者的口味,近年来,钱文叠印赝品也是很多的,大家还是多留心吧。(比如下面两枚可是雷)

一枚“叠文”铜钱,“摇头”一变身价翻百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