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诺基亚时刻来临
2009年,诺基亚占据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的39%,仅一年后,苹果凭借iPhone4的降维打击,在智能机时代成为新霸主,而诺基亚手机被扫入“其他品牌”行列,这就是所谓的手机的“诺基亚时刻”。

而在汽车行业,随着国家政策的导向和电池等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加上油价飞涨的推波助澜,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大增。
传统的燃油车受制于内燃机工作原理,燃油热效率提高1%都异常艰难。而新能源车完全不同,电动车的动力系统就是电池加电控,电池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都可以通过材料革新和工艺改进达成,锂电池价格三年就下降了百分之五十。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总销量达到181.6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7.8万辆,同比增长122.3%,环比增长19.8%,渗透率高达20.8%,要知道,在智能手机即将强势取代传统手机的2010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也不过只有8%,两年后这个数字就蹿升到36%,可以说汽车行业的诺基亚时刻已经到来。那么问题来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车时代,谁将是下一个苹果?
新能源时代谁执牛耳?
旧时代切换到新时代,伴随的也会有王者的更迭,老的巨头倒下去,都是因为有战斗力极强的新巨头的崛起。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只是时间问题,甚至于可能是几年之内的事情。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中国能做到第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大概率就是世界第一。
而得益于我国高层精英的高瞻远瞩,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汽车布局最早,目前也是产业链最完善最强大的国家。
在燃油车领域,由于西方国家技术积累雄厚,尤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设置了大量的专利壁垒,以至于国产车在燃油车这条赛道很难取胜。而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布局早,动力系统与燃油车完全不同导致燃油车巨头们的专利防线彻底失效,另外国际巨头本身由于自身的庞大体系的利益纠葛和强大惯性也很难快速转型,这都让中国车企领跑新能源汽车成为可能。
而在中国的众多新能源车企中,所谓新势力往往都更注重资本运作而轻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虽然是有个新字,但它毕竟是汽车不是手机,大量的运动部件和恶劣的使用环境都决定了,只有传统汽车大厂才能真正造出靠谱的新能源汽车,几个条件综合下来,比亚迪汽车脱颖而出。
全产业链布局,比亚迪新能源全面发力
作为中国最早的自主品牌之一,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较早,但在燃油车时代,比亚迪汽车的性能和销量可以说都是不温不火。
但随着油价高涨引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我们才发现,比亚迪汽车就像一座浮在海面之上的冰山,其水面之下的实力真有些深不可测。11月,一众新能源厂商中,比亚迪的销量遥遥领先,与去年相比发生了几倍的暴涨。
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售90142辆,同比大涨247.8%,牢牢占据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第一名。其旗舰车型比亚迪汉11月销量也再创历史新高,达12841辆,同比增长27.1%。11月份轿车销量排行榜,比亚迪秦销量突破三万台大关,排名轿车排行榜第四名,国产车轿车第一,领先第二名的帝豪一万台以上。而在国内最流行的SUV领域,比亚迪宋的11月份销量也达到2.5万台以上,排名所有SUV第二,仅仅比万能第一哈弗H6相差0.5万台,利压特斯拉和长安CS75。
当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到来,大家才发现,比亚迪早已完成产业布局和核心技术积累。现在的比亚迪,电动车至关重要的三大核心部件,电机,电控和电池都可以自己制造,降低了成本,也不怕卡脖子,尤其是刀片电池,大幅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让电动车自燃这个词从字典中消失。
赢在未来,比亚迪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领先
其实从2018年贸易战以来,发生的各种三观尽毁的事情都让越来越多的人明白,核心技术很重要,核心技术买不来,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一点,受伤严重的华为手机应该感触最深。
据《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科创力排行榜》(下称“排行榜”)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汽车企业共申请专利16.43万件,企业平均申请专利775件;共申请有效发明专利2.23万件,企业平均有效发明专利105件。比亚迪以专利申请2.48万件、有效发明专利0.64万件雄踞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第一。比亚迪申请专利量占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总和的15%以上,是行业均值的32倍;有效专利量占中国汽车行业上市企业总和的28%以上,是行业均值的60倍。而在这些数据的背后则是比亚迪研发立业的核心理念和长期持续的海量研发投入,仅仅2021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费用为52.34亿元,同比增长6.99%。
中国企业强则中国强,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逐渐加快,在汽车行业出现一个国际巨头的日子相信已经不远,愿天佑中华!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扎根中国,踏实研发的比亚迪,也许就是下一个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