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中超第二阶段第16轮比赛继续进行,位于保级组的河南嵩山龙门与天津津门虎展开较量,最终双方1:1战平。本场比赛裁判员判罚了2粒点球,其中一粒在VAR介入后裁判员取消,除了这两个点球,其中还有几个争议判罚,那么我们就来解读一下本场的几个关键性判罚。

首先,我们来看天津津门虎扳平的进球,第86分钟,石炎突入禁区和韩东争抢球时,裁判员呢判罚韩东拉人犯规,果断判罚点球。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首先,从裁判员判罚点球后的动作与表情可以看出他很坚决,但是我很不理解的是为啥VAR要介入,是不是每个点球视频助理裁判员都要介入,在对方队员上来质疑时,裁判员手误耳机好像也是好队员在说,我在听,有视频助理裁判员,的确画面也转到了视频操作间,首先我们知道var只需在后方静默观看,只有裁判员出现清晰明显的错误或遗漏的严重事件事才能介入提示裁判员,裁判员也只有在自己疑似遗漏了严重的事件时才能介入,转播画面转到视频操作室并不代表视频裁判员介入了,但是我不知为啥裁判员在判罚点球后如果视频裁判员感觉有问题,他会说延迟恢复比赛,然后观看,会给出裁判员意见,但是我们常说var不是用来检视裁判员每一个判罚的。

最终,视频裁判员没有介入或者是视频助理裁判员支持了裁判员的决定,其实我理解的这个并不是一个清晰明显的错误,因此VAR是不能介入的。但是对这个判罚我有点不认可。

从慢动作来看,河南嵩山龙门队员在卡位置过程中有个胳膊的动作,我认为这个动作完全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对方对这种接触是有准备有意识的,因此,我认为此球不应判罚犯规。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我们再来看裁判员的位置,他完全和两个队员在一条直线上,对于后面手上的动作即使看见了我觉着也没有在其切面上看的清晰准确,裁判员跟的位置有点欠佳。

说完这个点球,我们再来看补时阶段被取消的点球: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首先,就裁判员的这个位置,他能判罚点球我感觉纯粹是凭借经验了,从转播画面来看守门员已经做好了手接球的动作,并没有附加的动作,完全是对方队员撞倒对方身上摔倒,因此这是一个清晰明显的错误,因此VAR介入是正确的。裁判员在回看后,取消点球也是正确的,但是裁判员是以坠球恢复比赛的,就是他认为双方都没有犯规。

除了,这两个点球,另外比赛中的一个判罚也值得商榷。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首先,我要给这个第一助理裁判员点赞,因为这种动作极易引发群体事件,第一助理裁判员发现后第一时间就冲过去将双方隔开,避免了事件扩大,而且第四官员原本在处理客队技术区域的事,在发现后也第一时间冲过去将双方隔开,在裁判员向着急促的哨过来后,第一助理裁判员就退后负责观察,首先在这点团队配合上助理和四官做的很好。

那么,再回到这个动作上,我认为对方不是故意的,因此以暴力行为罚令出场是不合适的!

说完这场比赛,我们再看看同一时间开始的另一场比赛,大连人1:0战胜重庆队的比赛。

这场比赛是山东的戴弋戈执法,这也仅仅是其执法的第三场中超比赛,不过这场表现可圈可点,几个判罚都准确无误。我们就来看一下本场的几个判罚: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首先,第9分钟,赵旭日挑传禁区,孙国文在与对手接触后摔倒,裁判员并没有判罚,我们认为对方第一下并没有和对方接触,手上的动作不足以使对方摔倒,因此裁判员判罚把不犯规是正确的,另外我们再看裁判员的跑位第一下时裁判员发现视线有重叠,迅速向外跑,找到合适的视角。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这个大连人申诉对方手球犯规,通过慢动作,我们发现大连人的射门的确打在了防守队员的手臂上,但是对方的手臂是为了倒地支撑身体,而且并没有伸展使身体不自然扩大,因此裁判员不判罚手球犯规是正确的!

第一比赛日19:30同时举行的两场比赛,武汉5:2大胜青岛,取得两连胜,而沧州雄狮和上海申花战成1:1平。沧州雄狮和上海申花比赛结束后,桑戈尔和廖承坚发生内讧,随后两人被红牌罚下,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令人大跌眼镜的一幕: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比赛结束后,桑戈尔和廖承坚发生口角,随机桑戈尔用手打了廖承坚的脸一下,廖承坚回击了一脚,两人双双被裁判员以暴力行为罚令出场。按说本场比赛,能和实力强于自己的申花战平就可以了,赛后两人发生内讧红牌被罚下,甚至还可能带来追加处罚,为后面的比赛带来多少困难,真是不应该!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开场仅仅5分钟,阿德里安就在罚球区好对方相撞摔倒,对方一直没有踢出界,裁判员吹停比赛示意队医进场,这个球对方过来争抢双方的一个正面相撞,对方没有附加动作因此裁判员没有吹罚犯规是正确的!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这个案例和陈钢吹罚的那个点球基本就是一样,而这个球裁判员并没有吹罚犯规,我们认为这种接触是双方合理的身体接触,因此和上面陈钢那个案例一样,我们认为裁判员判罚不犯规是合理的。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武汉大胜青岛的比赛:

青岛队在12分钟率先进球,亚历山德里尼轰出世界波,不过在比赛的27分钟,黄紫昌罚球区内灵巧转身后摆脱后被杨宇铲倒,裁判员判罚点球,安德森一蹴而就将比分扳平,但是对于这个点球很多人有不同意见,认为这球不犯规不应吹罚点球。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黄紫昌灵巧摆脱后,杨宇本身就已失去重心,起身后仓促的做出铲球动作,虽然几乎脚同时落地时被对方给“踩了”,但是对方获得控球权可能性远远大于杨宇,其本身获得球权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做出这样的动作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且对方倒地也是因为这个接触造成的,因此,我认为裁判员判罚犯规是正确的,当然这个并不是清晰明显的错误,无论裁判员判罚与否VAR都不适合介入。

【案例解读】中超第16轮保级组争议判罚解读!

第38分钟杨博宇罚球区内手球,裁判员第一时间没有判罚,VAR介入后,裁判员亲自回看后判罚了球点球,这个我认为视频助理裁判员介入是正确的,因为这是关系到球点球,而且是一个遗漏的的严重事件,杨博宇的手臂已经是身体不自然的扩大,并且这并不是其正常运动所产生的,因此裁判员回看后改判球点球是正确的!

另外,如果喜欢 我们的文章,请点击一下“在看”和“点赞”,多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