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鸿章死后的凄凉结局,坟墓被炸开,尸骨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最重要的大臣之一,见证了晚清最黑暗、最腐败、最无能的全过程。

世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不可谓不极端,有人认为他是卖国贼,出卖了许多中华民族的利益,让中国的老百姓从此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华民族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中华民族的苦难可能会更为深重。

李鸿章死后的凄凉结局,坟墓被炸开,尸骨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李鸿章在1902年去世,享年78岁,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念其对朝廷有功,便拨付了五千两白银,并派专人护送到合肥大兴集进行安葬。

李鸿章虽然是朝廷重臣,但是地位却比不过慈禧身边的一个太监,要知道李莲英的母亲去世之时,慈禧可是拿出了48万两白银让其去挥霍,甚至还许诺不够的话就去找袁世凯要。

由此可见,李鸿章的地位在慈禧的眼里并不是那么地重要,死了他一个汉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与当年曾国藩死时的情况一模一样。

要是李鸿章泉下有知的话,对于慈禧的这一做法,相信必定会感到很不舒服的。

其实,在满清统治者的眼里,汉臣一直是不入流的存在,几乎所有的重要岗位,都由满人所把持,即便是“圣明”如康熙、雍正,在对待汉臣的问题上,也是防备多于信任。

而在慈禧身上,这样的特质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当初太平天国运动打得满清军队毫无招架之力的时候,寄希望于汉臣出来主持大局,等到曾国藩等人在剿灭了太平军之后,却让满人将领坐享其成,逼迫曾国藩交出军权。

李鸿章死后的凄凉结局,坟墓被炸开,尸骨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曾经的爱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己也拉起了一支淮军,为了投慈禧太后之好,李鸿章甚至与恩师曾国藩决裂,这也是李鸿章错得最离谱的地方。

以曾国藩为首的汉臣在中央朝廷的权力斗争中失势,满人继续把持朝政,导致很多好的政令都得不到彻底的贯彻实施,让汉臣主导的洋务运动功亏一篑,李鸿章真的是罪莫大焉。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贯彻了慈禧太后的投降政策,一味求和,不顾前线将士的拼死杀敌,献媚于小日本,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中日两国的历史地位第一次被反转,并由此造成了半个多世纪的深重灾难,几千万人死在了日本人的屠刀之下。

所以,自始至终,李鸿章都是与慈禧站在同一个战壕里面的,才会如此被信任,才会遭到汉臣的反对。

李鸿章在慈禧的眼里,更多的是像一个奴才,而不是满清政府的大臣,而对于自己的奴才,赏赐多少全凭自己的喜好。

李鸿章临死前,想要葬在包公墓的旁边,慈禧满足了他的这个愿望,只是李鸿章配得上这样的待遇么?他是怎么觉得自己能够与包公为伍,甚至是平起平坐呢?

恐怕这一点,只有李鸿章的心里才清楚了。

李鸿章死后的凄凉结局,坟墓被炸开,尸骨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但是对于外人来说,李鸿章就是死有余辜、罪无可赦了。

因此,在李鸿章死后的五十多年里,其坟墓一直遭到 了各种破坏,特别是在五十年代末期,基于义愤的普通老百姓决定炸开李鸿章的陵墓,取出其中的材料口进行钢铁冶炼。

这一次,李鸿章彻底在劫难逃了,当他的尸体被老百姓挖出来之后,就被拴在了拖拉机的后面,然后被拉着去游街示众。

李鸿章在死后见证了一个特殊时代的狂热,也用自己的尸骨来记录了一段历史的疯狂。

李鸿章死后的凄凉结局,坟墓被炸开,尸骨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游街

后来,发了财的李鸿章的后代子孙想要重新安葬他,却找不到任何的遗骸,即便是家有万贯财,奈何尸骨不存在,子孙的孝心也只能含着眼泪埋进肚子里了。

中国人常讲入土为安,一般不会有人去打扰这些死去的先人,除非是那种罪大恶极,苦大仇深的人,才会被挖出来鞭尸。

对于李鸿章死后的遭遇,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