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食品追溯平台上线,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实现扫码溯源

作者:码上专家叶经理

“来源可追、去向可查”。从今天起,“冷链”食品追溯平台正式运行。想知道进口冷链食品的产地是哪里、是否有核酸证明等信息,消费者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在“北京冷链”平台上查询到。自此,本市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全面实行“码上”追溯管理。

食品追溯平台上线,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实现扫码溯源

前往本市部分经营进口冷链食品的超市看到,不少进口冷链食品已附上了追溯二维码。在一家超市内,放着大西洋三文鱼柳等冷冻水产品的冰柜上,贴着一张A4打印纸,上面除了印有“冷链溯源”四个字外,还配有醒目的二维码。

根据本市的新要求,全市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通过微信或扫一扫产品冷链溯源小程序,完成主体用户注册,并从今天开始如实上传进口冷藏冷冻肉类和水产品的品种、规格、批次、产地、检验检疫、流向等追溯数据。已有自建追溯系统的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可采取批量导入或系统接口等方式上传数据。

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分为“企业或监管方”、“消费者”两个不同的登录端口。选择“消费者”溯源查询按钮,对着冰柜上的二维码一扫,记者的手机上,立刻出现了这款“深海日记”牌三文鱼柳的一系列商品信息。除了商品编码、规格、批号等信息外,还明确标注出,这是一款原产国为智利的进口冷冻商品,入境港口为洋山港。为了让消费者安心,小程序内还特别附上了检验检疫证明图片及核酸检测证明的报告单。点开所出示的核酸检测证明报告单,图片上显示出,这一批次三文鱼柳的核酸采样时间为今年7月30日,检测结果为“性”。

需要在“冷链溯源”平台申请注册的,除了进口冷链食品供货企业之外,还包括商场、超市、网购平台、餐饮单位等经营单位。对未按照追溯平台管理要求录入相关追溯数据的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要求做到不采购、不销售、不使用。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对企业和相关产品的检查力度,尽可能做到对进口的冷链肉类、水产品的准确追溯,实时可查。下一步,还将根据实际需要,逐步扩展“冷链”追溯品种覆盖范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