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未了丨鸟儿的房产(散文)

鸟儿的房产

文/周长行

青未了丨鸟儿的房产(散文)

例外与偶然往往会给人以惊喜。那天,即12月11日(星期六),笔者游览济宁太白湖景区时,被一个巨大的鸟窝所吸引。我几乎从来没见过那样又高又大的鸟窝,于是再三仰望与打量,当即拍了一条视频,写了四句话:

第一句:空中楼阁。

这鸟窝约有2米高、直径最窄处有30公分左右,共3层,算不算复式建筑?需要商榷,然而悬在枝杈上,晃晃悠悠,甚为壮观可爱。用“空中楼阁”这个词儿来描写它算不算零的突破?欢迎讨论。至少算是独树一帜的“小高层”吧。当下的无数事例表明,鸟窝的形状正由“圆形”向“长方形”转化,由单一层向“多层、高层”转化,由个体窝居向“集体群居”转化,笔者曾在一个山区发现“三室一厅”模样的鸟窝儿!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鸟儿具备追随人类建筑大趋势的智慧和能力!鸟儿的“空中楼阁”实在是让我艳羡不已。

第二句:鸟儿的房产。

也可能是民间炒房炒得太凶的缘故,致使我笔下鸟儿也有了“房产”。写到这儿,笔者联想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那句名言。遗憾的是,我们面临的现状依然是:没有最炒,只有更炒!没有最贵,只有更贵!世上不炒房者非鸟儿莫属了。

第三句:最节约土地的建筑。

想想这话还不够准确,鸟窝压根儿不占一星点儿土地,何谈节约呢?既然这样写了,我也就不打算改,故意留下来引发争议,反而会更让人们敬佩鸟儿的美德。鸟儿是爱护土地的美丽使者。总之,在珍惜土地上,鸟儿比人做得好,君不见当下有多少荒芜的土地被遮着圈着?可惜了了!!!

第四句:绝对没有办这证那证的烦恼!

在人类这一边呢,仅仅土地证、房产证、中介费和正在试点的这税那税,就够你喝一壶的。房子给很多人家带来的烦忧,堪称“天下第一烦”。鸟儿因为用不着这一切,故也没有了这一切的烦恼。

四句话连接着小视频,我便发到了朋友圈里,即刻引来一片“喧哗与躁动”,点赞者如云。网友@庆科又补了一句:省了多少审批手续啊?!关键是他的这个“啊”字,让我仿佛听到了来自房奴们的一片叹息声。鬼才知道围绕着“房产”究竟有多少人天天跑来跑去,忙来忙去,有多少房奴的遭遇令人泪目,有多少故事需要述说啊……

青未了丨鸟儿的房产(散文)

人间房产是个太过沉重太过繁复的话题,咱们还是继续聊聊鸟儿的“房产”吧。几年来笔者常常出门旅游,发现鸟窝儿越来越多越大越讲究,这大概也是环境好转的一个见证吧?凡是有林子的地方必有鸟窝儿。正应了那句老话,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我们曾在一个山区遇见连成一片的鸟窝,被我们戏称为“居民小区”。有没有“居委会”?期待鸟专家们探幽给出答案。

人类素有与鸟儿共生共存朝夕相处的悠久传统。不论身居何处,我们的周围似乎都有鸟儿相伴相随,它们的“房子”有时就建在我们的房子里,都是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伙伴儿。鸟儿和它的窝儿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启示将会是层出不穷源源不断的。比如,为了节约珍贵的土地资源,人类能否像鸟儿那样把房子建到空中?据百度资料显示,早已有专家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人类完全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蜗居“飞”起来,飞得高一些远一些,给这个越来越拥挤的地球空间挪开一点地方。

青未了丨鸟儿的房产(散文)

有读者或许还记得笔者写于三年前的那首小诗吧,现在借此机会旧诗重提,权作对于鸟儿的由衷点赞和期翼:

《鸟窝》

枯枝做材料

编织的却是建筑学家的思想

在适合做窝的枝杈上选点

筑梦

造房

修养翅膀

习练

洞察一切风险的目光

新一轮的苏醒

看上去

为着安居

其实是为

更舒展地飞翔

试问

鸟窝与摇篮

哪个更接近上帝

……

(写于2021年12月15日。插图:周潇湘拍摄)

青未了丨鸟儿的房产(散文)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1949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汶上县南站镇黄南村。1969年2月参军入伍。1990年9月转业回地方供职于济宁电视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记者、诗人。出版有长篇报告文学《鲲鹏腾飞的地方》、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乔羽恋歌》《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等。曾主笔撰写中央电视台39集大型电视系列片《大京九》,其由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京九解说词》已被中国传媒大学作为正式教材使用。退休后,致力于网络文学的写作,以其接地气、独立特行的作品获得国内外读者好评如潮。“作品至上,读者至上,生活至上”的理念,正是他奋力笔耕下潜民间的动力和目标。

青未了丨鸟儿的房产(散文)

壹点号真言贞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