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视频|清远英德考古新发现:填补岭南文明起源空白

冬日暖阳下,岩山寨遗址的考古工地正在开展作业。坑洞里的工人们手持手铲,细致地清理地面上的浮土,直到刚挖开的地面上光洁如新,能够看出地面上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地块为止。他们正在进行“刮面”这道工序,通过刮面来判断遗迹现象是岩山寨考古队的日常工作之一。

视频|清远英德考古新发现:填补岭南文明起源空白

随着挖掘扩大与深入,岩山寨丰富的文化遗存也逐步展露在考古队眼前。 曾亮超 摄

视频|清远英德考古新发现:填补岭南文明起源空白

考古队员正在进行“刮面”工序,通过刮面来判断遗迹现象是岩山寨考古队的日常工作之一。 曾亮超 摄

近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线上召开,通报5项重要考古成果,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的英德岩山寨遗址项目位列其中。这项考古工作填补了岭南地区文明起源阶段聚落考古的空白,将掀开岭南史前文化与社会研究的新篇章。

视频|清远英德考古新发现:填补岭南文明起源空白

经过两年的挖掘,岩山寨遗址出土了不少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物。孙运冰 摄

“英德处于粤北和珠三角的过渡地带,而且这个遗存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处于文明的起源阶段,我们觉得具有非常大的科研潜力和学术价值,所以我们在这里开展课题性的考古发掘工作。”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主任刘锁强说道。他坦言,新石器时代的发现过程属于“意外之喜”,但随着调查的扩大与深入,岩山寨丰富的文化遗存也逐步展露在考古队眼前。

视频|清远英德考古新发现:填补岭南文明起源空白

岩山寨遗址坑洞里,手持手铲的考古队员们正在细致地清理地面上的浮土。曾亮超 摄

从2019年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多个单位持续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在石岭、望北岩及岩背等三处地点共发掘近1400平方米,清理出墓葬、灰坑、柱洞、烧土遗迹等重要遗迹,出土陶器、磨制石器、玉器、青铜器、人骨及木质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1300余件,目前现场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视频|清远英德考古新发现:填补岭南文明起源空白

据介绍,岩山寨遗址是岭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中心聚落遗址。图中溶洞为岩山寨遗址的发现提供了重要线索。 曾亮超 摄

视频|清远英德考古新发现:填补岭南文明起源空白

考古挖掘现场,埋藏在地下数千年的陶制纺轮得以重见天日。曾亮超 摄

据介绍,岩山寨遗址是岭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中心聚落遗址,其考古成果为深入研究岭南地区先秦聚落形态演变、早期社会文明化与中国化进程、环南岭地带及周边地区的早期人群互动与文化交流、稻作农业的早期传播等课题提供了新材料,进一步揭示岭南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贡献。

下一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联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英德市政府计划筹建考古遗址公园,争取将岩山寨遗址活化利用。

【出镜/撰写】孙运冰

【摄影/摄像】曾亮超

【剪辑】梁杰

【海报】张铭然

【统筹】焦莹

【策划】张锦标 魏金锋

【作者】 曾亮超;魏金锋;张锦标;焦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