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微短剧时代来临:越短越要精,内容依然要寻求创新

2020年,短视频的用户使用率接近90%,也被一些创作者称为“微短剧元年”。即将过去的2021年中,微短剧这个新的赛道也有诸多发展,影视公司、导演工作室等创作方投入微短剧领域,长、中、短视频平台越来越多,微短剧也得到许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微短剧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12月14日,腾讯在线视频微短剧私享汇在京举办。

微短剧时代来临:越短越要精,内容依然要寻求创新

嘉宾合影

“碎片时间消费”

腾讯在线视频平台运营部副总经理李啦谈及,微短剧在过去两年的发展或许也是创作者们面对用户行为与行业的变化作出的新的调整,微短剧是从0到1的新赛道,很多人入局之后才知道微短剧并不是把一个长剧剪短,它是一个新的综合内容体,创意、剧本设定、包括镜头结构都会不一样。能够播得好的微短剧,都有自己的创新点在其中。

未来的短剧可以有怎样的模式?腾讯在线视频平台运营部银河工作室负责人曹睿介绍:“我们会明显发现,除了内容创作之外,观众更喜欢看评论、刷弹幕,更喜欢在剧情外有互动。我们在做的一个事情就是‘突破创新形的互动模式’,短剧形式在未来的发展不仅仅是观看,更多的是交流、社交,甚至可能是游戏、虚拟技术等相关东西;除了技术创新,我们也希望做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比如把非遗的项目用短剧形式呈现;还有体验创新,大家经常去玩剧本杀,我们也在研究,短剧是不是可以和剧本杀做强关联。”

曹睿也谈及,微短剧就是“碎片时间消费”:“我们要回到用户消费场景里面,用户在哪些碎片时间做消费,比如晨间、午间或者晚间,这些场景下,他们应该有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喜好,或者不同消费场景的剧集。这也是我个人研究的命题。”

内容即形式?

大脑天宫创始人苌江、互影创始人鹍鹏Gary、航美互娱CEO蔡俊涛、陕文投影视艺达文化副总经理程晖等行业代表也在会上进行了分享。

蔡俊涛认为,做短剧不一定非要爽、快,反转又反转,精品很重要。程晖则谈及,从长剧的内容向短剧这样一个新的轨道上转弯的时候,有很多需要考量的:“比如《大唐小吃货》就是根植于我们集团在陕西西安这个背景,我们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其他的公司拿不到陕西文化当地的东西。我们开始想把它做成一个文艺小百科,把整个陕西几千年的文化土壤重新提炼,后来我们觉得用短剧的形式更好,目前呈现出来第一季还比较稚嫩,我相信我们第二季会拍得更好。”

微短剧时代来临:越短越要精,内容依然要寻求创新

《大唐小吃货》第一季海报

苌江表示,在未来,形式和内容很可能是一体的。内容即形式,故事就是玩法和生命体验,在内容创作上,要不断吸收新的先进方法,“我们团队也是做创作出身的,长短剧创作概念是一样的,短剧对架构和节奏的要求部分会高于长剧,但本质上都要开脑洞、要有创新,我们面对的对手的东西节奏非常快,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老四的快乐生活》,一个素人录的视频,里面有很多的信息量和转折点。短视频的创作要用长视频的经验,在内容构建领域上一定要加强。”

微短剧时代来临:越短越要精,内容依然要寻求创新

体现出超强活力的短视频形态

鹍鹏Gary分享:“喜马拉雅、阅文这样的公司有很多IP,我们在跟他们合作之前,也是抱着IP能不能拿来改编的心态,好像这是最理想的状况,但真正的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们忽然发现一个事情,下一步的创作就是交互叙事,我把这个故事和形式之间结合的东西归结为体验。体验有两类,一个是‘体验复制’,经典体验的复制;二是这辈子都无法体验的体验,像钢铁侠、超人。所以形式非常重要,一个形态形式的创新,不等于一个体验的创新,但是一定会推动故事的创作方法有颠覆式创新。”

曹睿认为:“确实不同题材,不同平台,会有不同的数据,这是事实,这也是为什么平台会下场做一些剧集。我们特别不想看到一个事情就是因为一个题材没有数据就不去做它。作为创作者,我们在反思,用户真的就是只喜欢同类型的剧情吗?不是,只是创作者没有把这一类型的剧集给他们。作为短剧前期,我们也是先做了某一类题材,所有人才开始了这个题材,我们一开始做了互动题材,后边大家才更多的做互动短剧,我们非常欢迎新鲜的题材。”

本次私享汇中也探讨了腾讯视频今年刚推出的分账模式。

微短剧时代来临:越短越要精,内容依然要寻求创新

腾讯微短剧分账规则

2021年4月,腾讯在线视频开启了微短剧分账模式,南派三叔的《月陨回声》是为第一部分账合作剧,以六天分账100万开启了短剧新的收益模式;《大唐小吃货》分账超过1300万;《给你我的独家宠爱》上线17天播放量破亿,目前分账破900万。会上,这三部作品以及在短剧题材探索上突破创新的《滚动吧,小齿轮》与《池塘怪谈》也获得了“2021年度优秀分账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