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何会被清朝重用?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惯例:即降将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得到重用——毕竟,在人才济济的情况下,降将有着“不清白”的标签和污点。但是,丁汝昌似乎是一个例外。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何会被清朝重用?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的亚洲,最强大的海军是大清帝国的北洋水师,这支水师的提督,即丁汝昌。鲜为人知的是,官居亚洲最大舰队提督的丁汝昌,曾经参加过太平军。

那么,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丁汝昌能够获得清朝重用?个人感觉:

可以忽略的不清白

严格来说,丁汝昌参加太平军的时候,只是太平军中普通的士兵。在古代,不论是官军还是农民军,当兵的初衷并非很简单:为了活下去,为了混口饭吃。丁汝昌也不例外。因此对于丁汝昌的这种情况,清廷可以理解。并且,在归顺清军后,丁汝昌也在军中积极作战,从这点更可以确定,这时期的丁汝昌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因此“附逆行为”可以视为不曾发生。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何会被清朝重用?

才干优势

现代历史学者认为,作为水师提督,丁汝昌无疑是不称职的。但是,在参与平定太平军和捻军的战争中,丁汝昌作战勇敢,立了不少战功,为此,曾得到领导的提拔,从一个士兵做到参将、副将。而从丁汝昌的这一履历可以看出,丁汝昌能有这样的成就,说明丁汝昌本身有一定的才干,在遇到机会后,才干得到发挥。

背景优势

太平天国等反清势力相继灭亡后,清朝朝廷开始考虑着手解除武将权力的问题。于是清廷开始裁军,丁汝昌为此被迫解甲归田。

不过,丁汝昌虽然因为裁军因素没了职务,但是,自己在从军阶段所积累的人脉和名望,依旧存在,当时左宗棠主张西征新疆,但是麾下缺乏能征善战之士。左大帅听说丁汝昌赋闲在家,还主动邀请丁汝昌做自己的部下,为朝廷建功立业。

不过,在此之前,丁汝昌就已经积极和李鸿章联系。此时李鸿章认为,清朝之所以在和洋人的战争中屡屡吃亏,在于洋人海军强大,因此清朝应该建设海军。李鸿章考虑在建设海军的过程中,建立属于自己的队伍,确保将来海军建成之后,能牢牢掌握这支海军。

李鸿章想到了丁汝昌,一来丁汝昌的才干自己知道,二来,丁汝昌的籍贯是安徽合肥,在讲究“乡党政治”的年代里,丁汝昌的籍贯,为自己在李鸿章面前“加分”,最终,李鸿章决定重用丁汝昌。

最终,在李鸿章的积极扶植下,丁汝昌做到了北洋水师提督的高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