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康熙微服去大臣府上,看到门口摆着关羽雕像,康熙转身就走

众所周知,清朝历史上满汉矛盾几度激烈,曾经爆发过许多大案。但一来,许多汉族大臣都有真才实干,能为朝廷稳定天下出力,二来,重用汉族士大夫也能赢得人心,因此清朝历史上的汉族名臣不少,早在皇太极刚刚建立大清时,就有范文程等为其效力。

康熙微服去大臣府上,看到门口摆着关羽雕像,康熙转身就走

康熙帝是皇太极亲孙子,即位时只有8岁,即位后面临了一系列大问题,比如鳌拜等权臣势力太大,比如三藩影响清王朝的统一稳定等等。因此,能够得到康熙帝重用还不被忌惮的大臣(尤其汉臣)都属于实力派,李光地就不说了,今天主要说说张鹏翮。

张鹏翮是康熙一朝著名的“河臣”。顾名思义,张鹏翮曾经负责过河道治理,并且取得了卓然成就。要知道,清朝历史近300年时间里,张鹏翮是四川官位最显赫、最有声名威望的人物,这不单单因为他擅长治理黄河水道,还跟他的为人处世有莫大联系。

康熙微服去大臣府上,看到门口摆着关羽雕像,康熙转身就走

张鹏翮,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一生历任刑部主事、兖州知府、大理寺少卿、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河道总督、户部尚书等职,担任河道总督的时候,主持治理黄河10年。黄河水患一直是帝王的心头大患,张鹏翮用逢弯取直、助黄刷沙等方法,使漕运通达,下河连年大熟,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提起张鹏翮都赞不绝口。

可以说,张鹏翮是那个时代的水利专家第一名,无人能及。不过,张鹏翮获得盛誉,还因为他居官清正。打个比方说,噶礼倚仗权势时常诬告朝中大臣,结党营私,还威胁张鹏翮要杀了他儿子,结果张鹏翮半点不怕,照样如实上奏噶礼的种种不良行为,把噶礼气得够呛。

康熙微服去大臣府上,看到门口摆着关羽雕像,康熙转身就走

又比如,张鹏翮在自己衙门厅堂、私府的门口都摆了一尊关羽雕像。他摆这个做什么呢?原来,那时张鹏翮的官职是吏部尚书,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了10年左右。吏部的权力极大,掌管着全国官吏的升迁调动、奖惩考核,自然就有人想走歪路,用银子打出一条为官大道。

但张鹏翮不吃这一套,朝中大臣势力盘根错节,随便掉片叶子就能砸中为官的亲戚,找张鹏翮说情、请托的人几乎“络绎不绝”,张鹏翮便立了关羽雕像,旁边是扛大刀的周仓,只要有人来找他说那些事情,张鹏翮就微微一笑,指着关二爷道:“关帝君在上,岂敢营私徇隐?”

康熙微服去大臣府上,看到门口摆着关羽雕像,康熙转身就走

久而久之张鹏翮得罪了不少权贵,有人开始制造张鹏翮卖官鬻爵的谣言。据地方志记载,康熙原本不信,但他还是微服去了张鹏翮府,结果看到门口摆着关羽雕像,又看到张鹏翮将上门说情的人赶出来,指着关羽向那人说明自己清正、不收贿钱的决心,康熙摇头:

康熙微服去大臣府上,看到门口摆着关羽雕像,康熙转身就走

“人言不可信。周仓帮关公扛刀,张尚书也在为朕扛刀啊。”于是康熙转身就走,再也没怀疑过张鹏翮,还亲口夸赞他是“天下第一清官”、“天下廉吏,无出其右”。康熙去世,张鹏翮依然在朝中为官,雍正帝用他治理河道,说他是“卓然一代之完人”,最终张鹏翮在任上去世,死后获得谥号“文端”,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