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年轻时风流倜傥,晚年却用情至深,张学良叹息唯负此人

张学良是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曾因拒绝外国势力拉拢,坚持东北“改旗易帜”而名声大噪。中原大战期间(冯系、阎系、桂系联手对抗蒋系的决战)张学良入关挺蒋,对局势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后来他更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年轻时风流倜傥,晚年却用情至深,张学良叹息唯负此人

作为一名允文允武的爱国将领,张学良还有风流倜傥的赞誉,被评为“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他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也成为一段佳话。然而,正是这样一位人物,却也有一件憾事留藏心底直至晚年,那就是他与第一任妻子于凤至的婚姻。

作为张学良原配妻子。于凤至生于1897年5月,自小天资聪慧,才识过人。1913年考入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教育背景,于凤至都堪称人中之凤。他们俩结婚的原因是张作霖早年曾受过梨树县商会会长于文斗的照拂。一次偶然的机会,张作霖得知于文斗的女儿于凤至“福禄深厚,乃是凤命”。1914年于凤至与张学良订婚,那年于凤至时17岁,张学良14岁。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这么好的一桩婚事,张作霖自然是欢心的不得了。但是对于张学良来说是不开心的,张学良不喜欢于凤至,结婚后不叫夫人,而叫大姐,可见张学良对于凤至没有爱情,只有尊重。

年轻时风流倜傥,晚年却用情至深,张学良叹息唯负此人

婚姻当中的于凤至也是对张学良非常的用心,她没有因为是家里面指定的婚姻而觉得不想和张学良在一起。反而,她还在婚姻当中非常的照顾张学良,于是两人很快就有了一个孩子。这就让她对他们的家庭更加的上心,每天都是竭尽全力的在照顾着这个家。

要说这个于凤至,真的是一个非常用心而且非常喜欢张学良的一个人,她这一生从来没有背叛过他。可惜,天公不作美,由于被查出来有乳腺癌,所以她不得不到美国去进行医治。张学良台湾被囚禁,因此后来照顾他的任务就只好交给了赵四小姐。对于于凤至来说,张学良就是她的一切。所以,在美国的每一天她都盼望着自己能够快点好起来,能够再次和张学良相聚,没想到她这一等就是等了五十多年。

年轻时风流倜傥,晚年却用情至深,张学良叹息唯负此人

张学良最终选择了和赵四小姐在一起,并有了夫妻之实。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她很早就懂得一些商业的道理以及方式,再加上在美国的朋友带她走上了炒股这条道路,所以,慢慢的她也成为了一个非常大的富豪。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忘记张学良,甚至在纽约买了一套属于自己和张学良的别墅,就在这个别墅当中等着自己的丈夫。可是知道生命终止,可怜的她最终没有等到张学良。

在于凤至去世之后,她的墓碑之上写了一句话“张学良先生之发妻,于凤至女士之墓”。对于于凤至来说,希望死后能与张学良合葬。但是,张学良最终还是选择和赵四小姐合葬。张学良曾经说过他一生最爱的人不是赵氏小姐,却也不知道是不是于凤至。对张学良来说,于凤至既像姐姐,又像母亲,但是不是爱人。

年轻时风流倜傥,晚年却用情至深,张学良叹息唯负此人

于凤至一生有三个儿子。张闾珣出生于1918年,他是张学良的长子,也是张作霖最宠爱的嫡长孙。1933年,张学良下野赴欧洲考察,闾瑛、闾珣和闾玗三个孩子也一同前往。时值二战,在英国期间,正赶上德国法西斯疯狂空袭,张闾珣不幸头部中弹,16岁的他自此精神失常。1954年,张闾珣死于伤口化脓导致的败血症,年仅37岁。张学良原配这3个孩子可以说各有各的优点,这第三个儿子本来是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一个,从小机智聪慧,过目不忘,学习能力比起前面这几位哥哥和姐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熟读唐诗宋词,并且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惜的是,天妒英才,1931年患了肺结核,病重惨死,死后不久,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于是就有很多人纷纷猜测,是不是与日本人有关系。然后有人曾经说,是日本人害死了于志至的第3个儿子。对于凤至来说,可能是三个孩子,曾经是她的挂念。

年轻时风流倜傥,晚年却用情至深,张学良叹息唯负此人

从感情付出方面来说,张学良未曾爱过于凤至,于凤至为张学良的家族稳定局势。以至于她死后还想跟张学良合葬。是张学良一生三个女人当中亏欠最大的是于凤至。难怪1991年,张学良带着赵四来到了于凤至的墓碑前,看着墓碑感叹: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