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开本瘦长、水泥打底的一本小书拿在手上,似乎有些不明所以。

你说的“不对称”是什么“不对称”?

又在讲亲密关系里的权力因素了吗,又或者是碰瓷metoo运动凹独立女性人设?

腰封上为何会有一连串如此具体的问句?“其他人”又是谁?

“一个正陷于和著名作家的忘年恋并逐渐成长为有抱负小说家的年轻白人女性助理编辑”干嘛就非得“理解”“一位想转机去库尔德寻找失联哥哥却被英国移民官扣留在机场的中年伊拉克裔男性经济学家”呢?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不错,就第一部分而言,确实又是著名作家与女文青的恋爱故事,但绝非我们熟悉的文学PUA叙事。

在阅读中,上述所有问题也都将得到解答。随着故事徐徐展开,你还会发现:

所有看似俗套的情节之下都有着另外一张面孔——一个人蒙着面纱的肖像,一个决心超越她的出身、她的特权、她的天真的人;

所有的沉默之下都有着另外一种声音——哈利迪并没有彻底消灭这种沉默,恰恰相反,她设置了这种沉默,然后引爆了它;

所有看似无关的人物与事件都坐落在同一张熠熠生辉的联想之网——也就是整个世界上。

而整个故事,也在反复修正我们全部的预设和想象。这些反转的设置或许有点挑衅,但绝无恶意,哈利迪恰恰是要提醒我们,事情往往并不是它看上去的样子,“其他人”也远远不只是一个肉眼可见的“身份”所能概括的。一旦《不对称》行文至其精妙的结局,当最大的谜题终于被解开,我们一定会忍不住回到开头,反复体会哈利迪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颠覆整个故事的。而要想体会这种“万花筒里滑滑梯”的奇妙感觉,我们需要的或许只是一点宽容与耐心、一点怀疑与自省、一双愿意去观察和发现的眼睛、一种理解他人的渴望。

我们诚邀您一起加入这场坠入兔子洞的未知之旅,在此之前,让我们来分享一篇来自微博的读后感(内含剧透),感谢 @光明处是你我归处 授权发布。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不对称》

[美]莉萨·哈利迪 著,陈晓菲 译

一次又一次地颠覆整个故事,

一部至少值得读两次的野心之作

文/光明处是你我归处

01

得知这本书是作者的处女作时,我着实非常惊讶,因为它如此杰出,如此深邃,又如此不落窠臼。

理想国的朋友给我推荐这本书,说它的前半部分讲述了二十多岁的助理编辑Alice与年长她45岁的文学大师Ezra的一段浪漫关系。两人年龄、身份、名望、社会关系悬殊的落差,形成了巨大的权力不对称。我抱着这样的预期开卷,读完却意识到本书所探讨的主题,所展现的怀抱,远远超过了浪漫关系,或者在这个情景下也可以说是情感剥削的范畴。我不能说这个部分或者探讨这一主题的故事不重要,但哈利迪无疑走得更远。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莉萨·哈利迪

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面提到的Alice与Ezra的浪漫关系、一个伊拉克裔美国人在伦敦海关被拒绝入境的过程,以及一段Ezra的电台采访文字稿。

我以为这本书最妙的,在于前中后三个部分相互勾连、彼此照应之下,所形成的层叠的意义。这种层叠的玄机,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如同山重水复间寻路,一时豁然一时迷惘,乍看寻常,却越探越有妙趣,全是袖里乾坤。

先说前两个部分,也即是这本书的主体。乍一看上去,它们是两个全然独立的篇目,具有截然不同的主人公与故事线——一边是年轻的白人女性文字工作者,一边是美籍伊拉克裔的男性经济学家;一边是令人忧虑的关系,一边是漫长的寻亲之旅。

作为独立篇目,两个故事都能够成立,但具有要求的读者无法不去思考,究竟是什么使它们成为一个题目下并列的姊妹篇。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简单的答案并不难找:两个故事都探讨了“不对称”这一主题,前者讲的是情感中的权利差等,后者谈的是国际局势里中东和西方的不对称使个体承受的痛苦。

然而再细看两个篇目,又会发现更多的暗线勾连。比方说,两个篇目中都具有相当的宗教与种族元素,比如说,两个篇目中都谈到了堕胎,再比方说,一段并不起眼的引文,竟然也在两篇中重复出现。

但最有意思的还要数,当作为助理编辑的Alice被Ezra戳穿在私底下偷偷尝试写作并被问到会写什么人时,她搪塞对方说,大约就是街上卖热狗的穆斯林小贩。而第二篇的主人公,尽管并不卖热狗,但的确是一位穆斯林。如果此时的联想还显得牵强,再读到第三篇电台采访,就会在想明白Ezra一句不起眼的回答里的暗示时,忽然了悟本书最妙的关窍:第二篇故事,原来竟然就出自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Alice之手。作者书写了第一个故事,又借笔下的主人公的笔,写下了第二篇,何等玄妙。

02

说实话,发现这一关窍前,我在两个故事有明确的偏爱,觉得第二篇无论是笔法还是主题都远高于前者,相比之下,第一篇的主人公显得沉闷扁平,甚至连心理活动都几近于无,让人觉得倦怠。但知道了文中文这一层,再去回看,就会在第一个看似无甚可观的故事中发现惊人的张力。

在第一个故事中,Alice看起来稚嫩又唯诺,在整段关系中,掌握主动权的完全是Ezra。他通知见面时间,他派发购物任务;他看Alice的钱包旧就直接扔掉,然后买新的送她;他不喜欢Alice正在读的书,就直接写书单给她。相较于Ezra的控制欲和压迫感,Alice大多数时候只有顺从和沉默。这使得读者很难不以为,她是一个被情感剥削到失去自我的无助女性,被文学大师光环压制得全无声音的平平后辈。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然而读完全书,会意识到Alice最有力的反抗,恰恰是关于Ezra赖以建立一切地位与名望的写作事业。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作家,Ezra无疑在写作一事上具有权威。Alice随手拿起的书,Ezra直接批评那位作者写得不好,转身给Alice抛出一份书单,一如老师对待学生。Alice喜欢想象陌生人的故事,Ezra每每否定,告诫她不要滥情。当她半真半假地说自己要写街边的穆斯林小贩,Ezra也不以为然,转而建议她从经验出发,譬如书写父亲。

在Ezra看来,越过经验去书写截然不同的人并不可取。然而本书的第二篇,也即是Alice写成的小说,通过书写一个性别、族裔、职业、信仰、成长环境都与她自己迥然相异的人,恰恰成为对他这一断言的绝佳反驳。Alice以她作品的精妙,跳出了Ezra圈定的围墙,也因此得以以一个年轻小说家的身份自立于世。

此时再回去细读第一篇,会发现Alice其实也并不是像表面看上去那样受制于人,只不过所有的波涛都是暗流。譬如有一段写她躺在床上,手臂搂着大作家的头,她忽然没头没尾地想,自己是否收紧手臂就可以将这颗天才的头颅压碎,让他的大脑停止运转。在一派有些压抑的迷惘和沉默中,乍然读到这句,心里一惊。

又譬如说,有一次Alice跟随Ezra去他乡下的庄园,书中给到了一段非常罕见的属于Alice的心理活动:“她在想是否她想说的一切已经都已经被Ezra说过。”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这些段落放在一起,有面对文学巨擘时的焦虑和退缩,但更多的,其实是想要取而代之的野心。从这个角度说,Ezra与Alice之间,不仅仅是情感里的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捕猎,也是后来者与前辈间代际更迭的隐喻。

03

而我以为本书还有更深一层在于,有关理解这一主题所展现出的矛盾态度。

就Alice成功摆脱Ezra颁布的教条、想象完全不同的人的人生故事这一点,似乎证明了跨越身份与时空的理解的可能性,尤其是考虑到第二个故事本身是何等深刻的作品。然而,第二个故事本身,却又恰恰对这种理解提出了质疑。

在第二个故事中,主人公因为出生在国际航班上,而自动获得了美国国籍,并跟随伊拉克父母在美国长大。作为二代移民,他接受了高等教育,也接受了移民地的文化,俨然一位新美国人,就像他回伊拉克时亲戚们会调侃的那样。然而在伊拉克的战争的背景下,当他想要前去寻找他阔别已久音信全无的哥哥,他的母国身份终究变得敏感,使他在英国海关被反复盘问,最终虽然没有证据还是被拒绝入境。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故事以第一人称讲述,分为双线,与他在海关的遭遇穿插并行的,是他有关自己成长经历的回忆。也是在他的回忆中,战争的残酷与国际关系的无解谜题逐渐展开。一面是无数平民被杀,一面是外国记者和官员在开圣诞宴会。

“我们不需要你们来‘作证’,你们的‘共情’毫无想象力。就连俄罗斯人都比你们强,连俄罗斯人都不见得能干出这种事,用坑坑洼洼的军旅铝杯喝香槟”,这样的控诉令人只感到悚然。在许多当地人眼里,所谓西方人只将战争当作游戏——就如同大兵们将目标对象印在扑克上打德州以强化记忆这一残酷的隐喻。这些情景,无法不令我想到《卢旺达大饭店》里那位西方记者的绝望——拍下这一切,然后呢,人们只会说一句“太可怕了”,然后继续享用烛光晚餐。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叙述者谈到他一位去过许多战区的朋友,后者跟他讲了一个悲伤的调侃:当外国记者来到中东一天,回去可以写一本书大谈如何解决问题;一周,可以写一篇文章;待上一年,一个字也不会写。

也是这位朋友,当他回到安全的地方,他的痛苦反而更加强烈:

你注意到人们用他们的自由做了什么——以及没做什么——然后你不可能不去评判他们……我开始想我们居然属于一个能够做下如此恶行的物种,想知道你待在这里时对人类负有何种责任,以及上帝正在和我们玩什么游戏。

而最能体现相互之不理解与不关心到达何等程度的,是一个在我看来已经应当称为荒谬的事情:

主人公同样在美国长大后来选择回故乡的哥哥,迎娶了一位伊拉克女子。在婚礼上,这位归国的侨胞不遗余力地向妻子一家人解释美国“新年决心”的传统。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在战乱中的伊拉克,人们对于未来的看法和在和平发达地区的人们实在太不相同,他们觉得没有什么是可控的,一切最多是一种“模糊的可能性”,也因此认为“新年决心”实在是疯狂又无用的想法。当哥哥退一步说,至少有一些事情是一个人可以控制的,比如说要多吃蔬菜、好好锻炼身体。他得到的回应是,“你怎么知道你下个月买得起更多的蔬菜呢?谁告诉你明天不会宵禁,让你下班以后没法去健身房或者公园?”

这位哥哥,其实也就是第二部分的主人公跋山涉水跨境要去见的人。自从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路途,一个留美一个回伊,两个人就聚少离多。战争开始之后,更是几乎无法见面。这一次主人公因为身份敏感被卡在海关无法成行,而在作品的末尾,读者会绝望地得知,哥哥在混乱的局势中遭遇绑架。而根据之前的经验而言,只怕凶多吉少。兄弟俩错过的或许就是最后一面。

难以成行的寻亲之旅、小家庭的颠沛流离,映照出的是无数普通人在战争中的遭遇,也是国与国之间无尽的冲突、东西长久的互不理解,或者如书名所言,“不对称”。故事极富悲剧性的细节,使人很难不对“理解”是否真的存在产生疑问,然而Alice,或者其实也是作为一个白人年轻女性的作者,能够写出这样的故事,是否又说明我们还应抱有微弱的希望?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我猜,或许“理解”的可能性,以及如果真的可能,究竟可以走到多远,便是作者想要借这本书提出的最重要的疑问。

在诸多的“不对称”中,种族的差异、性别的分野、文化的冲突、权力的差等……到底有没有一条崎岖的窄路,引领我们走向彼此。到底有没有一种微渺的可能,使残酷能够休止?

排版:九筒

实拍:书鬼

部分配图来源:《柯莱特》

《同义词》《卢旺达饭店》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至少要读两次,才能懂这本书

继续阅读